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从孔夫子闹到曹雪芹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02:35 重庆商报

  这里说的是两座“标准像”的事。

  今年9月,乘孔夫子诞辰2557年之机,山东曲阜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国全世界推出了一座高2.557米的青铜雕孔子“标准像”。据记者现场报道:这座雕像“看上去比原来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脸,眼神比原来更加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

  随手翻了一下曲阜市档案馆编著的《孔子与曲阜》,开篇第一章就说:“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以劳动为生,胼手胝足,难免“面目黧黑”,并非一个浓眉大眼的美男子。再查资料,果然“相貌丑陋,头顶如反盂,中低而四面高(也就是《史记》说的“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而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是谓‘七露’。”他的母亲颜氏见了以为怪物,弃之山洞,后来被他的父亲叔梁纥捡回,其洞也,就是现今传说的“夫子洞”。看来,新雕“标准像”确实“比原来更加慈祥”,“更加温和”,更加伟岸,但似乎并不更加符合本人实际,更加真实。于是引起舆论哗然:有问“是否需要一尊孔子‘标准像’”者?有问“谁有权制订孔子‘标准像’”者?更有斥之为“文化暴力”者。据说从北京孔庙、学府小学、北京二十五中学到国内各地及海外华人区,但有孔子塑像的地方,没有一处准备接受这座“标准像”,并按照这个“标准”对已有的孔子塑像进行修整的。

  无独有偶,一场热闹还没停歇,另一场热闹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由曹雪芹的故里辽阳《红楼梦》研究会和辽阳曹雪芹纪念馆推出的大作家曹雪芹的“标准像”。考曹雪芹去世已经300来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位落魄旗人的尊容。现在忽然出了一座“标准像”,要将各地的曹雪芹像“统一”起来,舆论怎不吵得乒乓翻天?

  我就奇怪,孔夫子死了已经两千多年,大家虽然对他的面目模糊,但对这位圣人的理想追求及其“孝悌”、“仁爱”的儒家思想一刻也没有忘却,人们对曹雪芹的记忆,除了那些“红学家”外,也没听说哪个去研究这位清代作家到底是什么模样。说白点,在大多数人心里,只要知道孔子为儒学大师,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就够了,要说“长相”,也可以天马行空,任由各人的想象,从心里去雕刻,去塑造,而留存心里好了。艺术上有“想象美”和“空间美”一说,是以“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连这点“想象”“空间”都要扫除殆尽,还有多少美可言!

  笔者注意到,曲阜称“孔子形象的不一,对中国人来说或许不是个问题,但对外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辽阳也说:“不同塑像差异很大,这不利于外国人对这位中国文学大师的了解。”我不知道外国人如何认识孔子、了解曹雪芹?只想说一句,中国人之推崇儒学,之喜读《红楼梦》,压根儿不是为了做给外国人看,有没有孔子“标准像”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曹雪芹的著作,这才使人们永远记住了他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