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歌坛是表面风光,但却充满失败的一年。一向被视为救命稻草的新技术神话成为更为恐怖的黑洞,而热闹的选秀运动最终被证实是电视娱乐的成功和唱片行业的失败。
在2005年,歌坛进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资本时代,但这一时代太过泡沫化。在2006年,那些投资唱片业的SP公司首先自身经营就出现问题,同时,他们对投资唱片业产生价值的期望也没有实现,于是,SP与唱片公司之间的蜜月期结束了。之后,唱片公司开始越来越
明显地感到SP对唱片公司大量的瞒报已成为唱片公司的一个新公害,多如牛毛的SP,与当年多如牛毛的盗版批发与零售商一样无法控制,新技术转眼之间就从增收的新渠道变成了扒第二层皮的恶势力。
在2006年,传统的内地、港台之争变成了内地传统唱片与港台传统唱片和内地选秀群体的三分天下。近年来,内地传统唱片与港台传统唱片在理念、模式、风格上也大体趋同,新的挑战是一些不按牌理出牌的网络新人和通过电视选秀进入歌坛的新贵势力。
在电视选秀时,他们或她们被视为草根人物,但他们进入歌坛时已不是草根而是新贵了,甚至他们已经具有了超越歌坛一哥一姐的走红度。
对于这批选秀新人,唱片业一方面过于看重他们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对制作包装他们缺乏经验与准备。这些新贵势力与以往歌手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在没有歌曲,没有演唱风格时就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歌迷。他们的唱片在没出版时就有很强的目标人群,但他们目标人群之外的人很难成为新的歌迷,这与以往的制作是反着的。
对于这些选秀新贵歌手,从严格意义上讲,唱片公司对他们的提升并不成功。最大的问题是唱片公司太看重他们,采取制造新天王、天后,新潮流精英的方式去包装尚不具备能力的新贵们。他们花了太多钱,制订了太高的目标,请了太多优秀的创作力量,但却事与愿违。事实上,他们应该去扩大他们的歌迷群,去唱更能获得广泛性、更能获得低龄群体认同的简单的流行歌曲,就如同S·H·E那样。但唱片公司却把他们往高级、高端制作,既力不从心,也费力不讨好。
由于选秀歌手在这一年的歌坛表现不如人意,也影响到新一轮选秀歌手的歌坛发展。如今,唱片公司对这些新贵们从热捧到远离。
从音乐角度看,2006年也伐善可陈,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专辑,也没有太过硬的流行大歌,哪怕是《两只蝴蝶》也好。港台方面,周杰伦、蔡依琳原地踏步,而陶喆明显退步。在内地,大量实力歌手都没推出专辑,这其中包括,那英、孙楠、朴树、韩红、杨坤、许巍等。花儿乐队的抄袭事件是2006年的大事件,但他们同时也在创作了一种全新娱乐的、极具表演耍宝性的风格。
本报记者 戴方D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