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娱乐专题搜索:
影音娱乐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上架本报记者专访当年明月:我与易中天“草根所见略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9:05 上海青年报

  最近,广州一个网名叫“当年明月”的公务员红得发紫,他不仅拥有无数被称为“明矾”的粉丝,而且在网上呼风唤雨,比武侠小说里的盟主还风光。而这一切,都因为这个不是历史专业出身的27岁小伙,用自己的话“斗胆”重写了明朝300年兴衰史,书名就叫《明朝那些事儿》。借着该书第二部日前上市的契机,本报昨天对这位在网上鼎鼎大名的“当年明月”进行专访。(郦亮)

  记者:为什么要重写300年明史?难道你对历史典籍不满意?

  当年明月:我虽非历史专业出身,但从小就喜欢历史,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类史书,我都读过十几遍。我并不否认这些书的精彩,否则我也不会读那么多遍,但我觉得现代人需要“好看”的历史。

  记者:《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迄今为止狂销20多万册,而你博客的点击数也接近1000万次。你究竟是怎么做到“好看”的?

  当年明月:史书上的史实,我是没有能力质疑的,但我的重写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努力融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不但写他做什么,还探究他为什么这么做。譬如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里,写“土木堡之变”,现在人们据此认为英宗是个昏君,但我认为英宗是个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他是个好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想历史人物所想,这就是“好看”的原因。

  记者:这样的方法不禁让人想到了易中天,你有没有受他影响?

  当年明月:易教授虽是教授,但他讲历史其实来自于草根,我无疑是草根,我们是草根所见略同,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谈不上谁影响谁。我们在写法上没有相似之处,但竭力去体味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东西的做法却一样。

  记者:《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和第一部在写法上有何变化?

  当年明月:我不再是通篇大白话了,而是直接引用了史书上的不少文言,尤其是在人物对话和事情叙述上。不是有人说我写的不像正史吗?那我就写得像一点。内容则从永乐写到景泰。

  记者:据说,你要把《明朝那些事儿》写满五部。之后呢?是《清朝那些事儿》吗?

  当年明月:我准备写100万字,写到崇祯皇帝上吊为止。要不要写清史,再说吧。草根史学大热归根到底,还是现代人在某些方面有点迷茫,需要在历史中重新找到方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