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娱乐专题搜索:
影音娱乐

百行孝居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4:35 重庆商报

  古语云:百行孝居先。把“孝”放在“百行”的居先地位,不能不说是我们的祖先看透了一个“孝”字反映的人性的本质。孝敬父母,尊爱兄长,是做人的根本。

  什么叫孝?《说文》解释为“善事父母者。”《现代汉语词典》解作“孝顺”,“指奉养父母的准则:尽孝顺。”《论语》:“孟子问孝。子曰:无违。”大概因为一个“顺”外加一个“无违”,旧辞书便断言“为封建伦理观之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支柱。”文革中更一大棒打断“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的脊梁,哪个再敢言孝?

  其实,孝并非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美德,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和顺,与治国安邦联系到一起。

周恩来闻父亲去世而捶胸痛哭,陈毅深情回忆父亲在成都“租地主房,耕地主地”,都充满了“孝”的情结。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更从“孝”中展示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豪情。可以说,我们众多的革命先辈无一不是“修身”的典范和“齐家”的“孝子”。

  是的,孔子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前者是说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而去做作奸犯科之事者,很少。从一个人对父母兄弟的态度,判断他对社会的责任。后者是教育后生小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重兄长,要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又是一种对年轻辈的敦促教化。

  我们主张尊老尽孝,当然不是要像古代的“二十四孝”那样“戏彩娱亲”、“卧冰求鱼”,甚至从身上割一块肉给父母吃。而是要懂得,没有父母的生养,便没有自己的成长,没有老一辈的创业,也没有我们的今天。应尽心竭力,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近评出的第二届中华十大“孝星”中,就不乏生动感人的例证。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芳艳,家庭贫困,父亲去世,母亲瞎盲,刘芳艳考上大学后,不愿让母亲一人在家受苦,说“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能让妈妈挨饿。”硬是背起盲母从宁夏到湖北上学,勤工俭学,照料母亲。另一个大学生浙江林业学院21岁的刘霆,父亲外出无归,母亲得了尿毒症,也是将母亲接到学校,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情撼社会,纷纷捐助,所得除给母亲治病外,特意建立了“大学生孝心基金”,得到老师和学校的支持。本市巫溪县乌龙乡农民吴显才,靠自己经营小本生意,15年赡养了45位孤寡老人。市委书记汪洋得知后十分感动,称赞吴显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是当代重庆人优秀品质的生动写照。”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他们都被评为了本届中华孝亲敬老的楷模。

  是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需要社会的关怀,更需要子女的孝敬。做不到“父母在不远游”,也应该“常回家看看”,则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和谐社会生,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小康社会大有希望。

  百行孝居先,真的应该“先”起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