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冯骥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09:34 南方都市报
十年文化领袖七十二变 中国文化生态十年备忘录Ⅰ 冯骥才领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乡土文化热潮,让长期以来始终行走在主流文化艺术边缘的的乡土文化资源正式登堂入室进入公众视野。 五四时期主流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激进的批判,如巴金小说《家》中对家族文化的负面描写,四川的吴虞被胡适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英雄,鲁迅对年轻人说不要读中国的古书,也对当时政府部门的祭孔典礼不以为然。当传统儒家思想不再是中国文化主流的时候,于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就形成了,究竟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五四时期在打倒孔家店的同时,一个本土民间文化世界也被知识分子发现。但在当时,知识分子是以启蒙的心态俯视民众,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时知识界从整体上并没有将民间文化上升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其心态还是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精英文化心态。 在传统中国,民众没有能力表述自己的文化,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而知识分子是其文化代言人,但也有极个别的现代民俗学家意识到知识分子代言制的内在问题。1928年顾颉刚在《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的广州演讲中着重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主义倾向,顾颉刚认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要在圣贤文化之外解放出民众文化,使民众觉悟到自身地位,产生文化自主意识,而将来新文化运动不是由知识分子来指指点点,而应由民众自己起来运动。在顾颉刚心目中,知识分子最高学术理想就是知识分子代言制的终结,所以顾颉刚说:“我们自己就是民众。”顾颉刚努力把知识分子拉回到民众阵营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清高的冷漠,而顾颉刚的最终学术目的就是要使民众说话,而不是为民众说话。以前精英知识分子垄断了所有文化话语类型,在文化场域只有精英知识分子才有发言机会,但由于若干热心民间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的出现,这个局面被打破了。 在当代,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也在继续顾颉刚这个独特的知识分子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就是对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传统反戈一击,从而为民间文化的发展开出一条生路,因为长期以来民间文化一直被精英文化视为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而冯骥才认为,相对于“精英文化和典籍文化”而言,民间文化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大部分,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半,只有民间文化才更能代表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这是冯骥才的文化理念。其实,通过顾颉刚、冯骥才的努力,我们发现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互竞争的,大家都要发出声音,大家都说自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只是以前民间文化一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冯骥才对民间文化保护的努力始于1994年,当时天津老城区要整体拆迁改造。作为天津人的冯骥才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拿出自己的稿费,用三年时间邀请摄影师赶在天津老城拆除之前将之拍摄下来,后来就有了《旧城遗韵》等一套老房子摄影集的出版。正是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踏上了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归路。 冯骥才认为,我们对儒家之类的精英文化如数家珍,而中国到底有多少民间文化遗产,谁也不知道。于是在2003年,在冯骥才倡议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开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普查工作。但实际上这个工作开展得还是太迟了,大量民间老艺人不断去世,一个老艺人去世,就是一个文化传统的消失。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进行一个调查项目,在甘肃他们碰巧发现一个唱“花儿”的老太太,唱得特别好,由于当时没有很好准备,就没有录音。回北京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专门买了一套录音录像设备,但当调查人员再次回到村子时,老太太的女儿却告知她母亲两个月前去世了,去世前老太太还一直念叨:“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啊?”由于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不断去世,冯骥才心急如焚。 正是在冯骥才的提议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2005年3月起至2007年3月,在全国实施“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的普查活动,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目前100名国家级杰出传承人名单已确定,为这些传承人建立了专人档案,并给以资金资助,确保民间文化传承后继有人,真正从文化主体角度保护民间文化传承人。冯骥才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保护好民间文化传承人,民间文化才能代代传承,否则一切都是空话,或者只是传统文人式的浪漫空想。 在这条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冯骥才实际上在做两方面工作,一个是具体的民间文化保护,一个就是在知识界展开一场内部自我文化启蒙。冯骥才多次对记者说:“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在许多知识分子看来,冯骥才是太傻了,人家恨不得拔出泥腿子直奔城市,而冯骥才如今早已年过花甲,却整天往农村跑,和农民拉家常打交道。于是晚年的冯骥才和那些自命精英、孤芳自赏、俯视芸芸众生的知识分子就这样拉开了距离。 有人认为鲁迅晚年不应该写杂文,应该写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千古不朽的小说,但鲁迅就是要写纯文学性不强的批判社会的杂文,冯骥才他也宁愿少写所谓的千古文章,也要为长期以来被清高的知识分子视为小儿科的民间文化多做一点实事。但在这条前人涉足不多的道路上,冯骥才是寂寞的。2005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冯骥才的《思想者独行》一书,书中记录了冯骥才在民间文化保护中的尴尬处境,如经费远远不够,具有民俗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奇缺。因为大量知识分子出于自身小群体的利益考虑,并不愿意为民间呐喊。要是哪一天民间文化也与精英文化平起平坐,大家只是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那么清高自许的知识分子也就失魂落魄了。确实,和民俗学家顾颉刚一样,冯骥才也是孤独的,很少有人会理解他,就像当年的鲁迅根本不能理解顾颉刚的民间文化理念。 不管怎么说,冯骥才通过他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走出精英文化的牢宠。冯骥才的努力至少让大家明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由精英文化一花独放的文化垄断时代已经过去,民间文化传统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可以视为文化场域中文化民主性的表现。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图: CFP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