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娱乐专题搜索:
影音娱乐

收藏界鉴定“猫腻”多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0:30 青年时报

  “真东西太少,你们要讲实话,不要吹大牛!”昨天,在“盛世江南·2007年浙江省首届大型民间藏品鉴真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一位男子突然冲进发布会现场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确要讲真话。”在该男子离开发布会现场后,文化部副司长张新建说,“传世需要真品,我们不能把赝品作为宝物传给子孙后代。”

   收藏界鉴定暗藏“猫腻”

  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基本不可能用仪器来鉴定,现在的鉴定基本是依靠专家的学养和见识。专家掌眼,对于收藏者而言十分重要。收藏者当然更希望专家都能说说真话。

  但收藏界的鉴定暗藏猫腻,曾经引起了很多质疑。这当然不是针对专家个人的能力而言,而是出于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近年就有报道称,某期《鉴宝》栏目的一位鉴定专家竟找人把自己的藏品拿到节目现场,自己对这件藏品定出了180万元的高价。还有报道称,在一些鉴宝活动中,有人背后串通,某些专家甚至把赝品说成真品。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鉴宝专家在收藏爱好者心目中的威信。

   叶佩兰发表澄清声明

  此外,还有某些机构和个人打着专家的旗号,利用专家的名头为收藏者鉴宝,从中非法牟利的。

  本次来参加“盛世江南·2007年浙江省首届大型民间藏品鉴真会”的权威专家叶佩兰老师就曾经遭遇“李鬼”。“有个人和机构冒充叶佩兰老师的名义,为收藏者开具她本人签名的鉴定书。”主办方的相关人员说,这事就发生在浙江省。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叶佩兰委托主办方发表了她个人的一个澄清,她表示:“本人从未在浙江省委托任何一家机构代理开具本人签名的鉴定书。”这也是叶佩兰首次公开申明。而此前出现的一些签署她本人名字的鉴定书,大都是不法之徒借用她的名义来牟取私利。

  “以前是有这样的事情,但是这次叶老师亲自来现场鉴宝,绝对真实。”参与活动筹办的何燕说,叶佩兰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平台的正规性,才发表这样一个正式的声明。

  ■提醒

  花100元,可与专家面对面

  本次“盛世江南·2007浙江省首届大型民间收藏品鉴真会”将于1月13日和14日两天在吴山通宝城二楼举行,想要专家鉴定的收藏爱好者必须提前购买100元一张的鉴定预约卡,且每天只有200人可以预约到专家的零距离鉴定。

  这次来杭的专家有:央视《鉴宝》栏目的幕后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杨静荣,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玉器鉴定专家古方、王敬之,以及许丽、高松年等十余位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家级鉴定专家。

  另外,1月14日下午2点,在杭州红星文化大厦23楼锦绣厅还将举办“西湖论‘鉴’”活动,由专家讲述收藏文化,并与广大收藏爱好者探讨收藏经验。

  ■旧事

  鉴定专家鉴定自己的藏品

  据《新闻晨报》 2005年1月,一个名叫周立峰的读者揭露,某期《鉴宝》栏目的一位鉴定专家竟找人把自己的藏品拿到节目现场,自己对这件藏品定出了180万元的高价。

  事情起因于2004年9月11日央视《鉴宝》栏目的重头戏———专家鉴宝,专家对天津藏友朱廷哲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黄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估价。周立峰称,当时的鉴定专家是天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他对这方寿山田黄冻印石给出了180万的高价。但周先生随后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发现一件与《鉴宝》栏目中质地、形状、印记相同的田黄印石。而该宝物的持有人正是当期栏目的“鉴定专家”靳志忠。

  对此,靳志忠承认,那期《鉴宝》栏目的那方田黄印石和他所编书里的那方是同一件。但东西不是他的,而是天津另外一位藏家的,大家相熟,写书的时候就用上了。当别人问:“那你和这件东西的藏家很熟悉,在定价时,有没有掺入感情因素?”靳志忠没有答复。

  《鉴宝》栏目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每件所送藏品的来历只能听持宝人的说法,无法了解所有藏品的来龙去脉,一般只能先请3位专家对藏品的真假进行判断,然后决定东西上不上栏目。因为现在《鉴宝》栏目很热,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不排除一些鉴定家幕后操纵的情况,栏目组只能尽量减少漏洞。

  ■大势

  浙江收藏市场十分火爆

  收藏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正在全国兴起。“目前我国民间收藏者已经达到了7000万之多。”张新建副司长说。而大大小小的民营博物馆、收藏馆也有两三百家。

  与此同时,收藏品市场、拍卖市场等各类

艺术收藏市场空前繁荣,成交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拍卖公司有4000多个,定期或不定期拍卖艺术品的拍卖公司约1000个,每年拍卖七八百场。拍卖公司出现由分散向集中的趋势,即近千家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和珠三角、
长三角
等经济发达地区,且80%以上的营业额和优势资产是由前20位大型品牌拍卖公司创造的。

  在北京和上海之外,浙江已经成为全国第三个收藏市场,民间的交易也十分火爆。杭州周边的一些城市,如温州等城市也参与到其中来,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市场的规范已经到了十分必要的地步。

  然而,目前的收藏市场三假盛行,一是造假,二是售假,三是拍假。当前艺术品造假朝着区域集团化和产销一体化方向发展,甚至极少数地区的某些乡镇已发展到家家户户造假的程度。艺术品造假已成为商品生产领域造假的最后一块乐土。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孙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