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电影:沙堆上搭起的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17:0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这种靠“大片”来支撑国产影片票房的畸型倾斜,几乎使中国电影这座本来就不高的塔倒塌

  ★ 文/列孚

  2006年,中国内地共拍了电影330部,其中用胶片拍摄的220部,还有110部是用高清拍摄的;能进入影院放映的影片约150~160部左右。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估计约为26亿元。不过,尚未计算出来国产片占了这26亿的多少,外国电影又占了多少?

  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虽从2005年的20亿元增至2006年的26亿元,但是,这增幅的表象,其实与一味营造所谓“大片”的畸形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票房面前“大片”的畸形

  早在80年代,香港导演李翰祥回内地拍了《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这两部清王朝宫帏大制作,没有人说这是“大片”。90年代,周晓文、陈凯歌分别拍了同以秦始皇为题材的宫帏片,演员阵容强盛、规模宏大;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也拍成了系列电影,制作空前,战争场面堪称史无前例,也没有人称之为“大片”。

  10年后,内地电影市场起了变化,我们的制片人从原本不规范、不严谨的“进口大片”这个词中学会了用“大片”这个概念,以大制作、大阵容谓之“大片”。当然,这也因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经过多年大滑坡后,受到《卧虎藏龙》的启示,并因《卧》制作人之一、香港电影人江志强指点和其对海外市场的掌握,推动2002年《英雄》出世,拉开了中国内地“大片”的序幕。“大片”也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最高票房纪录。

  尝到“大片”的甜头之后,“大片”一发不可收拾,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奢华、虚假和颓靡。制片方、发行方则通过种种宣传伎俩,传出“大片”种种讯息,而许多传媒头脑不清地按这些宣传伎俩照搬如仪,一时间,从平面传媒到电子传媒,但凡“大片”就不惜篇幅、不惜时间对其进行报道、炒作,也给观众造成误导——不是“大片”就不进入电影院了。

  2006年一口气推出了《霍元甲》《夜宴》《墨攻》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四部“大片”,创下“大片”年产纪录。仅这四部影片的票房就超过了2006年整年度票房的25%!这种票房倾斜程度几乎使中国电影这座本来就不高的塔倒塌。

  而即使最高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至截稿时票房达近3亿元,但进入影院观众不过约为700万人次,还比不上电影频道的约1400多万人/次的收视人群。同时,此等“大片”一出,就像古时高官打道回府,衙役高举“回避”的大牌子,行人纷纷躲避。如一家有三个映厅的影院,一天共放18场,其中“大片”必占去14/18场甚至全部时间,消费者别无选择。

  《伤城》《面纱》《三峡好人》的片方都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大片霸市”的不满,这种霸道和怪现象,只有内地才会发生。而香港、台北电影市场从未曾出现过类似同行开骂的事。

  从2004年开始至去年、现在,“大片”畸形现象在持续,也是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不健康的持续。

  《疯狂的石头》的突出和《三峡好人》的争议

  虽然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不健康现象持续,但相反于“大片”苍白的创作困境,一些原创的中、小成本制作电影却在“大片”环伺下取得突破性佳绩。《疯狂的石头》和《云水谣》是其中的两部。

  《疯》片不过300万元的制作,却获得3600万票房,《云》片制作费虽然较大,然首周便有2500万的票房收入,令人喜出望外(当时同档期前有《夜宴》,后有《墨攻》)。《疯》片甚至引发香港电影导演会成员集体特地赴穗观片,这是内地电影在香港影人中从未有过的电影现象。

  导演宁浩能捕捉到当下某些中国人的浮躁心理,并以轻快手法表现,实在是去年的一大惊喜。值得注意的是,该片是由香港影星刘德华为培养新人的资助计划之一,这是否能对内地的业界提供一定的启示?

  《云》片则有点出乎意料地让人感到高兴——因为爱情电影一直是中国内地的最薄弱的类型片之一,导演尹力虽然拍过一些片,但知名度不高,但自本片后,尹力的名字可能会被常常提到。

  此外,还一些影片各有色彩。不论是悲剧的人性痛泣(《天狗》),或对曾经的年代有一种难以掩藏的缅怀(《芳香之旅》),现代生活带来人际关系的嬗变(《好奇害死猫》),潮流冲击下的地方戏曲与人生历练(《鸡犬不宁》),温情洋溢描写两代人关系的故事(《我们俩》),准小知识分子返乡时面对自己与社会的困顿(《租期》),以及对当下社会底层民工的关注(《泥鳅也是鱼》)等。相对多元化题材让国产片在银幕上刻录下深浅不一、亮度和色彩不一的痕迹,而且影片类型既有爱情片,也有写实制作,亦有悬疑惊悚片等。

  至于贾樟柯——这位一直都以个人体验来拍电影的导演,到了《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金狮奖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可这次影片却放到了与《黄金甲》同一档期上。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评价说,“如果贾樟柯真相信自己的影片好,就不应当把它放到自杀档期上,像珍惜镜头下面的人民一样,珍惜影片,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人!”

  赵军认为:“有一种电影专为开幕式而拍,《三峡好人》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们开幕完了基本上就闭幕了。”笔者认为,贾樟柯即兴式的原生态电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从数不胜数的实验电影、学生习作以及80年代的台湾新电影中见过许许多多。我们并不否认《三峡好人》拍出了沉重的承载,反映了一个荒诞的时空,然而,再看贾樟柯的电影时是不是会觉得他其实还在不断重复自己?会不会觉得他对电影只懂得粗糙地记录、粗糙地反映,而不需去深入研透电影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而这样的影片是否又需要让更多观众接受?

  香港电影该有什么样的特质?

  回顾2006年的香港电影,去年的52部影中,有14部是与内地合拍的,而较大制作、票房较高的,如《霍元甲》《龙虎门》《夜宴》《宝贝计划》《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伤城》等都属于这类影片。

  从80年代至今,合拍片已走了二十多年,香港影人需要融入内地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绩。最近出版的《中国电影图史》更是将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与内地电影一同列入中国电影史中。但是,香港电影也需要保持原来的地方文化特色,才可让中国电影风格、题材和形式多元化。

  如今香港电影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难题——随着年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让香港电影能够保持“香港”这样极富特色的色彩,成了新课题。

  13亿人口,26亿元票房,相比于只有6000万人的韩国,去年票房却相当于80亿人民币。我们与这个东亚邻国的电影产业的差距中,最明显的差距是类型电影不足,因为只有商业类型电影的繁荣才能支撑起庞大的电影市场,而商业类型电影只有在电影分级制指引下才会走向成熟。可惜,中国内地电影分级制至今似乎仍遥遥无期。

  展望2007,“大片”投资者应该看到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多元化和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益,需要正常的产业环境和健康的市场。从20亿元至26亿元,30%的票房增幅并不能说明国产片有质的进步,中国电影产业不能只建筑在三四部所谓“大片”之上,那只是在沙滩堆起的金字塔,当涨潮时,这个脆弱的金字塔就会悄然消失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