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百家讲坛》变成“几家讲坛”观众批评内容单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0:10 黑龙江日报

  隆准

  央视《百家讲坛》虽然捧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超男超女,然而越办越火之际也引来不少质疑之声。日前就有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级人物。”

  “百家”变“几家”

  近日有观众在天涯论坛批评《百家讲坛》,称伴随该节目在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之时却日益变味。该观众称,他第一次看《百家讲坛》是在2002年,“记得主讲人是科学家李政道,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话题。尽管播出时间很不理想,不是中午就是深夜,我还是一个劲向朋友推荐。听这样的大师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不少网友也表示后来又陆续听到过周光召、叶嘉莹、王蒙、周汝昌、白春礼、欧阳自远等大师的演讲,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自然、艺术。而现在的《百家讲坛》,题材越来越狭窄,基本就是历史和文学,像个“中国历史讲坛”。

  收视率决定生存

  对目前的状态,不仅许多网友不满意,前不久北京某报作调查时,不少北京观众也批评“《百家讲坛》百家变一家,思路变窄有悖初衷,干脆改名叫《历史大讲坛》。”而据记者了解,《百家讲坛》因为面临淘汰危机,为了自救,最后才把节目定位在了历史文化题材上。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表示:“节目刚开始定位是给精英人群,但从2002年年底开始,衡量电视节目好坏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收视率是最关键的。以前主讲人用很专业的词汇来阐述学术观点,但收视率不理想,为了节目生存,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制作方式。”对于观众反映的节目内容太单一,万卫说,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他们暂时不会作调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