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歌》睡刺猬,要多点耐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11:56 黑龙江日报

  孤松

  刺猬,惯冬眠,有忍耐蛰伏期体温和代谢率降低的能力,以此度过寒冷、炎热或食物短缺的困难时期。

  张炜的《刺猬歌》,以荒原莽林里的滨海小镇棘窝镇为背景,以男女主人公廖麦与美蒂一生的恩怨情仇为主线,通过“刺猬”这个艺术形象,反映出在改革热潮的冲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无奈。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高高的菊芋上不停地垂下凉凉的露滴。他伸出手掌接住了。”这令人感到无限的忍!难道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惟有接受,别无他途?

  “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我们面对生活这一不可逆转的失败所能做的,就是试图去理解它。”米兰·昆德拉说,“小说艺术存在的理由正在于此。”

  但我又读到另一个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哉?对曰: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当下,全球化之“火”,正以席卷一切的态势深入我们的世界,各种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一涌而来。那处于改革热浪之中的我们,能否多点耐性,少点盲目?以避免用生态污染、

能源消耗去换取畸形发展,以避免物欲横流、金钱万能导致道德滑坡、社会无序等苦果呢?

  正是出于这种焦灼的思虑,张炜用文学这片羽毛,以“刺猬”这个艺术象征,写出这部充满寓言的小说,希望能唤起“天神”———每个读者的感悟。因为,就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尊“天神”,只要人人都保持清醒,如张炜在书里提到的“睡刺猬,要多点耐性”,用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未来,那这把“火”才有可能把世界烧得更美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