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时报“阳光读书会”更多活动马上推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10:27 青年时报

  约莫1600年后,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地方再度迎来一群爱书的人。上周六,时报“阳光读书会”第一次活动在万松岭万松书院举行。在青年学者傅国涌、《作文新天地》杂志主编涂国文主持下,从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近20位读者于此间谈书论道之余,对时报发起成立“阳光读书会”之举更是给予极高的评价。

  本打算以《于丹<论语>心得》作为中心议题的活动,却在参与者们的各抒己见中化开去,探讨传统文化的取舍,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教育的意义。本次活动老中青少四代济济一堂,社会各个阶层都有,他们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爱读书。

  最老的81岁最小的14岁

  81岁的王耐志老太太是参加这次读书会年龄最大的一位,读书的劲头却比很多年轻人还大,读的尽是些《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之类的时髦书籍。在她掏出的厚厚一本剪报夹里,搜集了《青年时报》几乎所有关于于丹、易中天的新闻报道。抢着发言的她还说自己是于丹的“粉丝”,“于丹讲得很好,百家论坛我没有一集漏过,我觉得于丹讲《论语》深入浅出。还有就是赵忠祥讲过,于丹老师口才不是一般的好,是相当的好。”

  目前正就读于杭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二的姜周澜只有14岁,是参加活动的读者中最小的一位。在这所有别于普通初中的学校里,《论语》是他们语文课上的课堂读物。“我们老师对读书有要求,但对于我来说体会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姜周澜说,“我们学校有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学校很多同学都会翻看那些书,也许有一点不求甚解的意思,但学习百家之言自己肯定会有所提高。”

  他们带着团队而来

  和这对单纯的老少读者不同,浙江省博物馆的裘铮是带着任务来的,作为团委书记的她,希望能让单位里的20多个年轻人以组织的名义加入读书会。“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机会非常少,只有靠组织一下,今天读一本什么书交一篇心得,他们才会读,”裘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需要给他们创造氛围,参加这个读书会就是非常好的机会。”

  和裘铮一样,紫阳小学的王旭华老师,西湖职高的姚晓娟老师,浙大的沈莺都希望以组织身份加入这个读书人的团体。

  希望通过读书会找到好书

  在活动开始的发言里,《作文新天地》杂志主编涂国文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成年国民由于时代的原因,很多人基本上是一种为了谋生的功利性阅读。对于这个观点,陆杰很是认同。

  陆杰是一名职业律师,作为一个终日为事业打拼的年轻人,他最希望通过读书会得到好书推荐。“很多时候我是为了谋生而读专业书,参加这个读书会,我最希望能够让别人介绍几本经典的好书来读。”陆杰说,到现在他觉得读过的最好一本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而这本书正是一位朋友推荐给他的。

  他们成了第一批时报“阳光读书会”会员

  更多活动敬请关注

  自2月28日时报“阳光读书会”成立并开始征集会员以来,每日拨打28111111热线报名的读者络绎不绝,报名邮箱里也收到了百余封信件,很多人寄来读书笔记,或者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甚至上门送来报名表。经过我们的慎重筛选,今天公布第一批读书会成员名单。当然了,想要加入读书会却不在名单中的读者也别着急,今后我们还会开放会员报名,征集第二批、第三批会员,总之,时报“阳光读书会”永远向天下爱书人敞开大门。

  陆杰、王耐志、葛晓昌、王旭华、姜周澜、俞中元、姚晓娟、尉继彪、裘铮、劳诚烈、沈莺、项亚珍、尚继红、沈丹丹、费建英、张强、陈海荃、徐晓娟、宋文青、范典、郭立平、钱俊成、王文姬、李国霞、陆蓉、王科艾、许绍彪、冯妍、王尧广、谭添天、徐勤、王锦笑

  时报“阳光读书会”第一次活动完成了,紧接着在3月25日,读书会还将在万松讲堂举办华裔著名女作家曹又方的讲座《一个女作家眼里的城市生活品质》,接下来,《百家讲坛》王立群、易中天的讲座也在安排中。与此同时,时报“阳光读书会”会员卡正在紧张制作中,今后会员可凭此卡免费或者优先参加我们组织的一些活动,也能在一些指定的书店、茶楼等文化场所获得相应的折扣。

  “阳光读书会”希望成为爱书人真正的家。

  ■客座主持人说

  于丹掀起了

  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潮

  傅国涌(青年学者)

  2006年《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赢得了那么多普通读者?为什么书卖了100多万册?数字背后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问题,跟书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确实提供了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心态下,人们寻求一些内心平衡的需要。于丹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职业女性,她获得的经验转化为论语心得,给很多职业男女提供一些职业指南,所以她的走红并不是没有道理,她的走红并不是因为她提供了新的东西,而是她正好迎合了社会所缺乏的东西。通过于丹的论语心得,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潮,我觉得从文化意义上说,这是件好事,但仅仅停留在于丹这个层次上是不够的,尤其对一个真正读书的人来说。

  今天,在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里,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些心灵的问题,需要重新寻找未来的路径。读书读什么?我觉得很简单,教育家陶行知有副很有名的对联: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里头提过一个字,就是“真”,光是“真”不够,“真”后面还有两个字一个“善”一个“美”,这就构成大千世界的真善美。文学要求真求美求善,体现道德的东西,体现审美的东西。

  阅读危机

  是比较深重的危机

  涂国文(《作文新天地》杂志主编)

  2005年中国的调查机构曾经对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中国只有5%读书的人,超过50%的人是不读书的。

  我总结了几点国民不读书的原因:激烈的生存竞争,使大家无心读书;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国民无暇读书;昂贵的书价,让大家无钱读书;网上阅读,使得大家不再习惯读书;还有现在“读书无用”这种客观的现实,使大家无兴趣读书。

  阅读危机是比较深重的的危机。为什么这么说?现在还在读书的主要有三大群体,第一大群体是中小学生、大学生,第二是知识分子,第三是其他已经成年的国民。

  第一个群体里面,中小学生应试教育下的读书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没有多久,就开始考虑毕业以后工作分配的问题,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加上现在社会的诱惑非常多,真正能够安定下来、沉静下来读书的人也是非常的少。还剩下知识分子和其他成年的国民,由于时代的原因很多人基本上是一种为了谋生存,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的功利性阅读。另外,因为压力大而产生的一种消遣性阅读,为了加入大众狂欢的媚俗性阅读,还有大家觉得心里非常的迷茫,所以病急乱投医,产生一种抓狂性阅读。

  ■特别提醒

  曹又方讲座推迟一天

  因天气原因,原定于3月24日在万松书院由华裔著名作家曹又方主讲的《一个女作家眼里的城市生活品质》讲座推迟一天,在3月25日举行。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