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芦苇: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06:12 三秦都市报

  《图雅的婚事》让陕西人第二次捧得“金熊”,除了导演王全安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功不可没,那就是该片的编剧芦苇。我国三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剧本均出自他手,除“图雅”外,芦苇编剧的《霸王别姬》1993年获戛纳金棕榈大奖、《活着》1994年获戛纳评委会大奖。三月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了西影厂家属院,走进了这位“中国第一编剧”的家。

  图雅:相当出色 但非经典

  2004年的一个夜晚,芦苇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观看中央台的一个纪实栏目,一则发生在四川农村的招夫养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事后,他向当时已是朋友的王全安提起这个素材,恰巧余男也看到了这期节目,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人物和故事都非常感人。2005年,芦苇就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了剧本创作。当然,成熟的剧本附着了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受。

  后来,芦苇又将王全安和余男介绍给了投资方———西安影视制片公司总经理王乐。因为王全安“确有独特的长处”,而余男,则“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因为她能很好地理解编导的思想,并受其影响,而且自己非常努力。

  芦苇却说:就完成质量来看,电影的文化品质非常优秀,但艺术质量并非完美无缺,它的艺术处理和手段,以及人物的饱满度上,都并非无懈可击。但因为其反映了社会现实,表现出人的真实情感,所以,它在当前和今后都会显得非常珍贵,特别是对中国电影的方向,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追求。

  中国电影:需要和世界共享

  凡是芦苇编剧的影片几乎都在国际上拿过这样那样的大奖。但恰恰就在最近,有电影人说,中国电影的走向和发展绝不能够寄托在别国奖项的归属上,这本身就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不成熟。对此,芦苇认为,话语本身没有错误,但实际问题更为复杂。

  因为所有的世界大电影节,都是藉电影这个文化产品来达到一种文化交流,不分人种、民族、国籍的电影人都希望藉此得到对话、提高和分享。而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实情感的表达,是世界公认的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和全人类一起分享,这是一种目标。

  编剧:一切美丽植物的根系

  关于中国电影的现状,很多导演、制片人都指出最缺的就是好剧本。芦苇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别的编剧的作品,但是,对于编剧这个行业的整体生存状况,他还是给出了比较恰当的判断。他说,“编剧是一切美丽植物的根系”,但是由于目前影视环境对于编剧的重视不够,急功近利,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好好培养,导致好编剧奇缺,好的剧本罕见。

  现在,芦苇只管在案头编写他的故事,一切纷繁名利与他无关。他认为台词创作能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素养,必须准确生动,“关键时刻,是对人物灵魂的一种理解力,”但糟糕的是,中国的电影台词非常差劲。

  剧本写得这么好,编剧这个行当又总是默默无闻,那么芦苇是否会改行,专心写出一部流传千古的小说?芦苇说,“会玩刀的不一定会玩枪”,而且,小说从属于阅读范畴,而剧本是属于视听的。尽管他特别喜欢阅读纳博科夫、巴别尔、契柯夫、辛格等著名作家的小说。

  本报记者 夏明勤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