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里的一道惊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0:17  南方都市报

  武侠大说

  温瑞安专栏

  胡金铨在武侠电影的艺术造诣和成就,绝对是大宗师,这既不容否认,因为谁否认也否认不了,动摇不了。

  他的《大醉侠》一鸣惊人,之后开创了香港武侠电影的风潮,然后蔓延到台湾,他在全盛期的作品:《龙门客栈》、《侠女》、《忠烈图》、《迎春阁之风波》……每一部都在国际影展吐气扬眉,受到注重,在风格上特别强烈,票房上更大红大热。流风所至,遍及东南亚,都为武侠电影而倾倒迷醉。武侠电影大师——仙去,或收山息影后,又转化为武侠电视剧热潮,两岸争相竞拍,此起彼落,直到内地电影市场也改革开放,新武侠时代的来临,许多名导、名家见猎心喜,纷纷该出手时便出手,该赚钱时一定不收手,各找大牌、明星、大款、大腕,拍卓绝古今的武侠大片,以图万一不叫好也能叫座,骗不了国人也能吓唬老外。更有的试剑、有的下海,驰骋于武林,浮沉于江湖;各擅胜场,蔚然成风,可进军国际,能退回厕所,引起满城论坛皆马甲,纷纷争啖血馒头。

  一切,都是胡金铨开的头,《大醉侠》闯的祸,也是他开创武侠电影的风潮,给中国电影带来新的天地与契机。

  为什么我在看《新龙门客栈》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喜。那是因为胡金铨在中国电影世界里开天辟地的《龙门客栈》,那种中国山水的意境,那种人性斗争的张力与魄力,让我和我一起看戏的朋友(笔者少时组社,几乎有三十年以上都是一群人:即不少于五人一齐进电影院看戏的;而笔者也是四十五年来,再怎么忙,也平均一天至少看一部戏以上(或剧集)。),一口气都透不过来。《新龙门客栈》不到给予我这些惊,这些喜,当然,在技术、武艺上,袁和平、甄子丹确在武术上演释得出神入化,还有徐克在剧力和映象上屡有冲击,但对我而言,一声炮竹和一道惊雷,感觉总是不同的。当时,胡先生已垂垂老矣,创作生命已不再丰盛,原应邀参与拍摄《新》片,但终因与港式拍戏风格格格不入,最后不欢而散,不久郁郁而终。为此,我只更为七十年原装胡版《龙门客栈》而荡气回肠,追思难忘。

  说起来,胡金铨在《大醉侠》里醉侠的形象,影响了我创作“四大名捕”中爱喝酒的“追命”。他最早塑造了郑佩佩的女侠形象,剑气英风,迄今仍无人能出其右,而该戏里流寇二当家(陈鸿烈饰演)的一袭白衣,亦为日后许多导演在武侠形象中不断重复、抄袭、模仿、衍生、再塑乃至颠复的意象。光是胡导演在《侠女》中竹林大战的意象,也就有多个导演的重要作品里,以“竹战”为重头戏,有的纯为模仿有的只是因袭,但有不少名导是向大师作不同角度的致敬。这在我日后文中,再为大家介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