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学界重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18:45 新华网
文学界重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热情讴歌新时代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之际,文学界人士纷纷重温《讲话》精神,思考如何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说,中国作协将继续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生活形态下作家深入生活的新途径、新形式,把坚持“三贴近”,推出好作品作为长期任务抓好落实,重点组织好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采访采风活动,组织更多的作家下基层挂职蹲点,体验生活。同时,要继续抓好重点文学作品扶持工程,使之成为倡导“三贴近”、推出精品力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要通过文学评奖、文学评论和文学研讨活动,从理论评论上积极倡导作家“三贴近”;要积极为作家“三贴近”创造环境,营造氛围;要继续支持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作家深入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在深入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小说家李佩甫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方向,需要精神上的滋养。如何扣住这个时代的脉搏,给时代的精神生活点明方向,正是作家面临的课题。现在结合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认为作家是离不开时代生活的,尤其在如此丰富复杂的时代生活面前,作家更应该深入到生活中去。只有真正深入到生活当中,才能全方位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来。 曾经创作出《“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贫困警示录》等作品的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说,这些年来,我比较集中地关注了中国的贫困和教育问题,为此走访了21个省区的70多个贫困县,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每当我走进中国的贫困山村,面对因贫困而失学的农村孩子时;每当我深入都市农民工中,听他们讲述生活的窘迫与欣慰、困惑与希望的时候,我都在想: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们的党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始终没有改变,始终要求我们的作家把人民的苦乐悲欢放在心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既是一个立场问题,也是一个使命问题、责任问题。 “一个写作者,只有把自我放逐到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海洋里,放逐到基层的普通民众中,以众人的喜怒哀乐涵养、铸炼自己的良知与胸襟,才能为自己的才情寻找到真正的价值根据。”曾多年活跃在基层的辽宁作家孙春平谈起深入生活的收获与体会时说,我走向崭新的生活领域,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有县乡村干部,也有普通农民、工人、教师。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精彩,也都有无奈。我的笔触开始不断伸展,写城市的喧嚣,写农民的艰辛,写下岗工人的不屈不挠,还写公安干警的斗智斗勇,生活使我扩展了视野,拓宽了创作领域,把书写的对象放在时代与社会的大背景下,作品就有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表示,时代在召唤着我们的作家,广大人民群众在热切期盼着我们的文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文学不应缺席,我们的作家不应失语。生活永远比想像更丰富,生活永远比文学更精彩。我们一定要提高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的自觉性,勇于承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文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关注国计民生,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三贴近”,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丰沛的创作素材与精神滋养,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