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焦菊隐 导演大师,学贯中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10:46  新京报

  「导演艺术家」

  代表作:《茶馆》、《蔡文姬》、《虎符》、《龙须沟》

   焦菊隐(1905-1975)

  焦菊隐是学贯中西的戏剧全才,为舶来的话剧艺术注入了中国魂魄的“总导演”。

  他是一位戏剧全才,更是一位杰出的导演艺术家。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总导演,焦菊隐一生怀有“对于艺术事业的无限的忠诚”,以卓绝的艺术理想和严肃的工作态度,排演出《夜店》、《虎符》、《龙须沟》、《蔡文姬》、《茶馆》等一系列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话剧作品,为文艺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演艺人才,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焦菊隐导演大师,学贯中西

  焦菊隐说:“我们要有中国的导演学派、表演学派,使话剧更美好地表现我们民族的感情,民族的气派。”

  焦菊隐,原名承志,艺名菊影,后自改为菊隐,生于天津。1924年他考上燕京大学政治系,但是主要精力致力于戏剧,开始对欧美戏剧系统地阅读和研究,并翻译外国的优秀剧作,印度的诗剧《沙恭达罗》、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喜剧《女店主》、法国莫里哀的《伪君子》以及美国爱伦坡的一些短剧。

  1928年在燕京大学毕业后,焦菊隐任北平市立二中校长。并于1931年创办北平戏剧专科学校,后改名中国戏曲专科学校,任校长。在此期间,他不但追随名师学小生戏和老生戏,更得到戏曲大师王瑶卿、陈墨香的指导,对于中国戏曲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研究。他对戏曲教育也进行了改革,如实行男女合校体制;在戏曲和音乐传统专业课程以外,设置中文、中外史地、中国戏剧史及西洋音乐原理等课程,并对原有的传统课程提出了革新的要求,为京剧界培养了一大批有卓越成就的表演艺术家。

  1935年9月焦菊隐考入巴黎大学文学院,在斯塔夫·柯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1938年以《今日之中国戏剧》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在法国求学期间,它对于导演就情有独钟,关注和研究西方不同的导演学派。从1939年导演夏衍的《一年间》开始,陆续导演了曹禺的《雷雨》、宋之的《刑》等剧。在抗战期间,他全力翻译契诃夫的剧作以及丹钦科《文艺·戏剧·生活》,使他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有了十分深入的钻研。

  抗战胜利后,焦菊隐回到北平任北京师范学院西语系主任。

  为北平演剧二队导演了《夜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又导演了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欧阳予倩的《桃花扇》,积累了丰富的导演经验。

  50年代初,他和曹禺、赵起扬、欧阳山尊一起创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他创立中国演剧学派的事业,他的目标是明确而坚定的:“我们要有中国的导演学派、表演学派,使话剧更美好地表现我们民族的感情,民族的气派。”以《龙须沟》作为起点,经过《明朗的天》、《虎符》、《茶馆》、《智取威虎山》、《蔡文姬》、《武则天》、《关汉卿》等剧的排演,每一出戏都是一次攀登,一次磨炼,一次探索,一次出新。特别是《茶馆》成为焦菊隐———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经典。西方的戏剧家看到《茶馆》后惊愕不已,把它称之为“东方的奇迹”、“东方戏剧舞台的明珠”。

  1975年2月28日焦菊隐因肺癌病逝于北京。他之于人艺,犹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科之于莫斯科剧院。而其演剧学派,亦是中国话剧演剧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话剧的伟大成就之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