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极其平民化的作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02:26 京华时报
李零称“圣人”孔子为“丧家狗”,标题另类,难免使颇有窥私欲的吾辈既难以接受,又触发了阅读兴趣。翻读该书,发觉李零设了个圈套,他心中的孔子,虽然“只是人”,“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但却是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李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为人所用,则是看门狗,不为所用,则是丧家狗。这也阐释了历代在对待孔子地位、价值问题上翻云覆雨、“尊孔”又“批孔”的深层原因。至于以“丧家狗”喻孔子是否恰当,这是专家们需要讨论的事。 其实李宗吾在《我对圣人之怀疑》中就说过:“原来‘圣人’二字,在古时并不高贵,依《庄子·天下篇》所说,圣人之上,还有天人、神人、至人等名称,圣人列在第四等;圣的意思,不过闻声知情,事无不痛罢了,只要是聪明通达的人,都可呼之为圣人。”这很能暗合李零所理解的孔子。由此可以想见,《论语》出世,孔门弟子称其为“圣人”,也不过是“聪明人”的代称罢了。既然这样,何以“丧家狗”的标题能引起网民和专家的集体震动,那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零本质上是个极其平民化的学者,他的作品同样如此。有时他的平民化甚至到了刻意的程度,如果他觉得能用三字经讲清楚的问题,绝不会去搬康熙字典。从书余文字《花间一壶酒》到今天的《丧家狗》,不管别人称他“零公”或“0公”,他的文字都充满野性和孩子气,像个小聪明无数的老家伙,不习惯板脸,不讲究上古文献学专家的“尊严”。 书中,李零的大部分力气用在对文本的解读上,从训诂学的角度出发,从字词着眼,介绍孔子其人、孔门弟子,古人和今人对《论语》的不同读法,比较汉代论语的几个本子, “经”、“传”分开,这就产生了“历史现场感”,厘清了孔学的变迁历程、价值取向。我们知道,只有活在古代语境下的孔子,才算是一个真实的孔子。 记者:黄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