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青春偶像毛泽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16:24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甄晓菲 《恰同学少年》是一部青春偶像剧,编剧和导演认为这符合当年情景。 证据:毛泽东是当时长沙最好的守门员,曾经在一次联赛中一球未失…… 黄晖写剧本时听说,湖北黄冈某中学的一位老师把一双草鞋一双皮鞋挂在教室的墙上,对学生讲,你考得上就进城穿皮鞋,考不上就回家穿草鞋。 “我实在忍不住,在剧中用了整整一集写鞋。”剧中毛泽东用买鞋的钱买了书,而剧中唯一反面形象刘俊卿穿新皮鞋第一天就被徐特立踩脏了,他逼着穿草鞋的徐特立给他擦干净。 “整个戏就是为了今天的教育而写。”导演龚若飞也认同编剧黄晖的这个说法,当初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布置这个任务,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要参加高考,且偏科,于是对教育感触颇多。 在坐下编故事之前,黄晖写了四句话,作为整个剧本的主调:“那个年代,那个中国,有过那样一些先生,培养过那样一群学生。” 那个年代,那个中国 写毛泽东的题材算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的重中之重。广电总局“全国重大历史和革命影视题材创作领导小组”给《恰同学少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能超过5集。 但这部剧是湖南电视台跟长沙电视台合拍,按照商业剧的操作模式,不超过5集根本卖不出去。后来导演龚若飞跟编剧商量,干脆头8集做校园剧,讲毛泽东跟他的同学们怎样在校园完善自我;接下来以袁世凯称帝为背景,做社会片。这些内容撑一撑,就有了20集。 黄晖落笔谨慎,作为剧组这一方,跟投资商可以商量的,但是审查部门没的商量,“任何时候你都要想到,我这么写审查会不会通过”。 有一段时间黄晖觉得落笔无凭据,“写了六七集,人还没活起来。” 人没“活”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史料实在匮乏,又不能杜撰虚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五年半里,曾经留下很多日记、学习资料、读书笔记,用大网篮子装回韶山冲,托亲戚保管,但是很快大革命失败,国共决裂,共产党人被到处追杀,连毛家祖坟都被刨,这个亲戚实在没辙,一把火全部烧掉。 当地私塾先生毛宇居觉得可惜,从火里头抢出来两本书跟一本《讲堂录》。《讲堂录》是1917年毛泽东读四年级时候的课堂笔记,现在已经成了研究毛泽东那个时代思想的最重要的凭据之一。还有两本书,其中一本《伦理学原理》数十万字,毛泽东在书的空白处留下了一万二千字的读书心得。这本书毕业前被同学借走,一直到解放后,这个同学拜托周世钊把书还给了毛主席。 而湖南一师方面,由于1938年国民政府实行“焦土抗战”策略,11月12日火烧长沙城,史书上称为“文夕大火”,整个一师被焚为平地,毛泽东在校5年的生活仅仅剩下某个年度的一张说明本学年课程安排的学期表,一两篇文章,两张图画课作业。 更多的资料来自后来的回忆录,包括毛泽东本人在著作中的回忆,包括美国记者斯诺对毛泽东的采访,更多的是其他当事人的回忆。 毛泽东同班同学周世钊的回忆录里面对这段时光也有详细的记载,但黄晖用得最多的是易礼容跟萧子升的回忆录,这两个人的回忆录比较多,也更加全面。 易礼容是毛泽东和何叔衡之后的湖南第三名共产党员,1921年8月与毛泽东、何叔衡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小组,解放后连任政协常委。“你去看易礼容的回忆,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每个年代风格都不一样,但内容上没有任何差别。我们觉得这个人是可信的。” 萧子升是诗人萧三的哥哥,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与蔡和森、毛泽东是杨昌济最为得意的门生,当时号称“湘江三友”。萧子升的回忆录也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但是比易礼容要差一些,除了记忆有不准确的地方,萧子升的政治态度以及后来国民党要职的身份严重影响他的措辞。 在电视剧中,有一段毛泽东和萧子升去游学的经历:“毛泽东和他谈到刘邦和朱元璋,萧子升可以立即下定论,说这就是毛泽东的帝王思想。毛泽东当时才多大?不过二十多岁,萧子升就认定他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的人。” 那样一群学生 《恰同学少年》播出时,徐特立给刘俊卿擦皮鞋的镜头被剪掉了,审查小组的理由是“有损徐特立的形象”。这样一来,本来戏份就比较少的徐特立显得更加单薄,没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毛泽东的故事里面去。 剧中常常有一闪而过的大人物,比如后期剪辑的时候,发现李维汉在剧中竟然没有几个正面镜头,而罗章龙、李立三等人也都在剧中晃了一下就没有影了,所以黄晖回答媒体提问,用了“灿若星辰”来形容那个时候的湖南一师。 《恰同学少年》实际上写了一群人,黄晖写剧本的初衷并不是想写一个伟人的传记,“在这部戏中,毛泽东是独立的,杨昌济、孔昭绶也是独立的,学生方面也一样,恐怕不会有人认为蔡和森是依附于毛泽东而存在的。但是《三大战役》,可以看到周恩来是依附毛泽东的,主席说什么,周恩来再补充,顶多发挥一下。” 1911年湖南一师复建新校舍,当时的校长老师绝大部分从日本留学归来,于是仿照日本青山师范学院的风貌———黑瓦白墙、罗马式立柱,柱子上雕刻樱花。学生制服也是黑白两种,春夏白色,秋冬黑色,与龚如飞想象中的“白衣胜雪,风华正茂”完全吻合:“这群人在那个时代应该是最时尚的,最先进的,最现代的。他们追求真理,追求信念,任何青春偶像在他们面前都会黯然失色,所以应该就是一个青春偶像剧。” 史料证实,毛泽东是当时长沙最好的守门员,曾经在一次联赛中一球未失,当时一师还聘请过德国籍的老师来教学生们练花剑,这些都是首次在电视上披露的历史花絮。 曾经撰写过一师校史的孙海林总结当时湖南一师为何出现了这么多的重要历史人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收学费,蔡和森、何叔衡、毛泽东等人的家庭都比较困难,“都是从中下层家庭出来的,所以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 那样一些老师 除了开头提到的两双鞋,还有一则新闻黄晖印象深刻,湖南株洲市一个重点中学的校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说,你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住别墅、开名车、娶美女”。 这“九字真言”让黄晖半天回不来神,“都说现在的青少年冷漠,但是你能怪他们吗?你一边在抱怨这些的时候,你想想你是怎么教你的孩子的?今天有什么教育,未来就有什么样的中国。” 剧中的教师形象几乎都是正面,黄晖承认自己确实“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是因为对当下教师的形象太过失望。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将“师”的地位抬得这样高,列入“五伦”——天地君亲师,跟国家社稷和父母血亲并列。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当代教师能达到的恐怕只有“授业”,或者干脆就是“灌业”。 “灌业,不管你理解不理解、你今后的生活中可不可以用上,你给我背下来,考好分数。我可以在学校受奖励,拿奖金。如果我们今天的老师都这样做,那么这个职业的神圣度还剩下多少?所以在这个剧中我想写一群真正在传道、授业的老师。”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虚构的负面人物刘俊卿在食堂嘲笑吃剩馒头的蔡和森,徐特立走过来,拿起半个剩馒头吃,后来修身教师杨昌济召开全校大会,强调俭朴为修身之本。 那样一部剧 扮演毛泽东的谷智鑫是北京人艺的演员,接下这部戏的时候,他跟朋友讲自己要演一个伟人了,大家猜了半天,有猜朱德,有猜孙中山的,就是没有人猜到是毛泽东。 导演龚若飞之前也设想过要挑有名气的演员——比如陆毅,但后来一方面档期排不开,再者资金有限。龚若飞看到谷智鑫的照片,觉得这个东北男生眉宇坚定,眼神单纯,一身腱子肉。剧中的毛泽东要会很多体育项目,很多技能,要会推独轮的鸡公车。常年坚持健身的谷智鑫占了这个优势。 一开始龚若飞很担心收视率,2004年拍完,本来定的是2005年寒假播,推到2006年寒假,又泡了汤,所有的时间都耗在跟央视谈购买价的拉 锯战上。到了2007年又说3月开播,恰逢“两会”,就推到了3月下旬。 整部戏审查剪辑过后是23集,2007年3月21号播出了第一集。第一天晚上,该剧创造了央视2007年以来的最低收视率。 央视急了,龚若飞也忐忑不安。几天之后,收视率以每天0.6个百分点的速度往上翻,到了大结局的那天,收视率达到了9.8%。央视索福瑞声称,这个数字是“央视一黄”电视剧达到的最高点。 有了收视率垫底,龚若飞说话也硬气了起来,“在电视剧市场化以后,有一个误区,在找演员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谁来演,其实在我们国家,这一块已经不重要了。” 不用顾虑大腕演员的紧张排期,剧组在长沙封闭了四个半月细细的磨戏。省下的钱大多花在拍摄中,比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长沙西湖楼的城门口改造成毛泽东闹市读英语的南门口。 拍完这个戏,谷智鑫到湖南一师录节目的时候,很多当地的学生都叫他“毛主席”。有厂家找他,让他跟扮演杨开慧的钱芳去拍一个保暖内衣的广告,酬劳不菲。他摇头拒绝了,“我没法想象毛泽东跟杨开慧拿着保暖内衣的盒子,太有损形象了。” 三大争议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学习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这部电视剧将偶像剧和革命历史题材扭结在一起,目前是今年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的冠军,同时也引起很大争议。 争议一:“白衣飘飘”的年代。剧中的场景极为贴近偶像剧,剧中人个个白衣胜雪、风华正茂,作为前建党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极端理想主义的“学术真空”? 争议二:剧中所有演员均不是特型演员。青年毛泽东讲普通话而非湖南话,有很多缺点:脾气暴躁、偏科、行为偏激、冲动,与我们心目中的毛泽东形象相去甚远。 争议三:情节来源待考,编造痕迹过重。男女主角们缠绵悱恻的爱情与历史记载相差甚大,比如毛泽东是否跟陶斯咏有过一段少年恋情。
湖南一师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与杨开慧(右)扮相颇为浪漫,剧情还有毛泽东与陶斯咏的少年恋情
当年湖南一师仿照日本,学生制服分黑白两种,春夏白色,秋冬黑色,与导演龚如飞想象中的“白衣胜雪,风华正茂”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