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谁是神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1:09  新民周刊

  随着剧情发展,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被逐渐突现出来:机器人其实已经进化到了比人类还要完美的程度,他们比人类更加虔诚地信奉人性,与虚伪的人类相比,他们才是人文主义者。

  撰稿/宋明炜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

  1920年,捷克作家恰佩克在荒诞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了robot这个词,其捷克语拼法是robota,意思是奴隶。恰佩克勾勒了人与机器之间的恩怨故事:人类发明机器人,发展出了新的奴隶社会,人的享乐建立在机器人的"痛苦"之上,为此不免要付出良心上的代价,最终遭遇种族灭绝;与此同时,机器人日趋进化,不仅具有了人的思想能力,而且获得心灵,变得比人类更有人性。这部开创了一种全新科幻类型的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其实暗示出了布尔乔亚与普罗两个阶级之间的殊死斗争。但恰佩克最后忍不住写出一个光明的尾巴:人类行将灭绝之际,两个机器人之间产生了爱情。爱情,那是神赐予自己的孩子最迷人的礼物。

  想到这些,是因为最近不可救药地迷上美国科幻频道制作的电视剧《星河号战舰》(Battlestar Galactica)。在最根本的方面,这部电视剧重新回到了恰佩克创造机器人形象时的主题上:人与机器人,究竟谁更有资格做神的孩子?2003年开始首播的《星河号战舰》是一部重拍作品。原作问世于1978年,曾经是当年耗资最大的电视剧,首轮播出轰动全美,而终于因为资金问题,在第一季完成之后就停拍了。它与《星球大战》几乎同时问世,同样为科幻史诗,但两者又非常不同。《星球大战》与此前的经典科幻小说《沙丘》相仿,内核是脱胎于基督教的弥赛亚故事,讲述一个少年成长,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里承担救世任务的传奇。但《星河号战舰》处理的是极其具有现实感的人类自我身份问题。

  《星河号战舰》描述的世界不是未来,而是与我们共时存在的宇宙深处,生存着人类的十二部落,他们在一片广袤的太空里建立了十二个繁荣的殖民地,而他们登峰造极的发明是创造了一种叫做Cylon的机器人,使之为自己服务。人类是神的孩子,而Cylon是人类的孩子。只是有一天,人类突然遭受了来自那被奴役的孩子的攻击。一场人与机器之间的战争延续了十年,然后休战,人类和机器人订立了条约,机器人迁往十二殖民地之外的太空。在殖民地与机器人世界的边界,设立了哨所,每年,人类的一个大使到那里会见机器人的大使。但四十年过去了,人类的大使每年如期前往,却没有见到任何一个来者。

  这些是电视剧开始之前的背景故事,而电视剧的开头,是四十年后,机器人的使者突然在这一天到来了,竟是一个超级性感迷人的女人。她像潘多拉一样,在一瞬间把灾难带来,机器人大兵压境,人类的十二大殖民地被毁灭了。所有幸存者只是一艘已经退役的古老战舰Battlestar Galactica及其搭救的民用舰队中的四万多人。在美剧日新月异的完美主义潮流中,这部科幻巨片借鉴HBO式的写实主义,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人在这种极端特殊的处境下,如何面对灾难、如何重建政府、如何试图保存民主、如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如何培养面对未来的希望。这首先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三小时的序幕和第一季,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而随着剧情发展,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被逐渐突现出来:机器人其实已经进化到了比人类还要完美的程度,他们比人类更加虔诚地信奉人性,机器人出现在人类中间的时候,你无法辨别究竟他(她)们是人还是机器人。甚至可以说,他们比人类更加热爱人类,与虚伪的人类相比,他们才是人文主义者,他们无法忍受人类的一丁点儿不完美。这时候,机器人变成了神或者神的代言人。

  这个发端于古老神话、依照美国现实政治来丰富细节的电视剧,已经播出三季共五十五集。《时代》周刊把它评为"最好的电视节目",而《纽约客》的批评家称之为第一部为成年人拍摄的严肃科幻电影。关于剧情,我想最好还是在这里闭嘴--但忍不住要说的,是我们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十二部落的起源对于他们自己也是一个谜,但他们曾共享一个古老的神话,据说所有人类从一个最早的星球出发开始太空殖民时,还曾有一个第十三部落,他们去了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抵达一个蔚蓝色的星球,毁弃古老的信仰,建立了新的文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