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历史其实很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07:08  京华时报

  

历史其实很生动
★樊树志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

  学术著作《晚明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国史概要》(1998)被国内包括香港多所大学采用为指定教材,《国史十六讲》(2006)成为畅销历史著作之一。最新著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我年轻时喜欢看小说。现在年纪大了,喜欢读散文、随笔,比如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俞平伯等人的作品,包括健在的一些作家的文章。除了休闲欣赏,我看这些作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鉴。

  人们常说,历史界有个毛病,写出的作品往往枯燥乏味,甚至被评价为面目可憎,我想改变这种情况,把历史读物也写得好看,大众喜欢读,所以向上述大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文笔和文章框架。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也谈到历史,比如俞平伯和朱自清各自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到晚明时期秦淮河边的人文逸事、风光,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历史背景交代清楚了。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那样,文笔生动、漂亮。

  一些专业学者对撰写通俗历史读物有些不屑,甚至摆出反对的姿态,我对这样的观点不能接受。诚然,撰写艰深的学术著作是专业研究所必需,但过分看重研究而忽略其他就有些偏颇。就像科学家也写科普读物一样,文化历史界的专业人士也应该写通俗的文化历史读物,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学者应尽的义务。其实,研究与普及两者是可以兼容的,现在有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很好。

  近年来历史热,涌现了不少讲史、写史的明星级人物。首先,我想说说当年明月。他不是历史专业出身,而是国家公务员,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生动活泼,大众喜欢。他对历史也说不上是研究,而是阅读了学界的众多研究成果,把它消化了,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虚构,不戏说,很成功。历史学是一种需要慢慢积累、慢慢领悟的学问,30岁以内的年轻人应该说还没有入门。当年明月还不到30岁吧,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人很聪明。

  再说说通过“百家讲坛”而被大众所熟知的三位。阎崇年是历史科班出身,是研究袁崇焕的专家。其风格独特、稳重,娓娓道来,他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其成功不是偶然。

  易中天更加独特,冷幽默,这些幽默淡然地隐藏在叙述过程中。他没有历史学家的条条框框,放得开,在这一点上,可以超越阎崇年。他在讲述时用现代的比喻帮助大众理解,这不是搞噱头,这种方式我很赞成。其讲述如此吸引人,作为历史学者,我自叹不如。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纪连海,他是一位中学老师,更加放得开,手舞足蹈、慷慨激昂,有点儿像说相声。

  以上三位都很成功,他们的讲史模式也都很值得借鉴。至于他们出现的一些常识性错误,我觉得不可避免。每个专家都有盲区,我们老师讲课也常常在课堂上被学生纠出错误,不足为奇。

  对普通读者而言,以上各位撰写的历史读物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我再推荐两位大家的通俗历史作品。一位是黄仁宇,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早已家喻户晓。把很复杂的东西浅显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做到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是他发表在报纸上的短篇随笔集,行文更加轻松活泼。《放宽历史的视界》主旨如题,比如通过《三言二拍》谈晚明的商人,真的是把历史的视野放得很宽。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目光深邃、文笔好,不人云亦云。另一位是美国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他在美国声望很高,超过黄仁宇。其写作的路子与黄仁宇不同,是采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比如《康熙与曹寅: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1965年),不是戏说,但很生动,同时又很真实,完全参考文献。

  总而言之,历史其实是很生动的,但被一些历史学家写出来后却不生动了,枯燥乏味起来。能把历史的魅力表现出20%到30%就已经很不错,50%就很厉害,很成功了。

  本报记者 袁洪娟 根据采访记录整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