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爱上金沙,向远古艺术学习“抱朴含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08:2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真的,我们对爸爸能做出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都感到很惊讶,可是他就是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做出来了。”昨日,专程来蓉参加“回归·交融:祖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美术家交流展”的国家一级画师邓林,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父亲邓小平。昨日上午,邓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金沙博物馆,对古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采访中,邓林还谈了很多自己如何走上艺术道路、如何亲身感受父母言行与教育的话题。

  本报记者 宋晓松为您报道

  邓林简历

  1941年9月11日生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1952年春,随父母到北京,从小喜欢音乐,文学。196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62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诸先生,专习花鸟画。1973年到北京画院工作,任专业画家和花鸟画创作室副主任。1986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走上艺术道路是母亲引导

  短袖衬衣、七分裤加一双沙滩鞋,已经66岁的邓林给人感觉很清爽,而她的性格也如穿着一般简单而开朗,喜欢直来直去地跟人聊天。当记者提出专访的请求时,她爽朗地答应说: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的行程,你们见缝插针来问就行。于是在一天中有了两次共计一个多小时的专访时间。

  “这些东西太让人震惊了!”昨日上午11时许,刚刚在金沙博物馆参观了近两个小时的邓林,在稍事休息时接受采访说,她很喜欢金沙博物馆里的文物,以前通过电视和报纸就了解过一些,一直就想亲眼看一看这些珍贵的文物。这次亲眼看过之后让她感到很震惊,金面具和太阳神鸟都让她对古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我特别喜欢远古的东西,看起来很朴质,很有味道,给人无限的遐想。”邓林说,这种喜好也表现在了她的艺术创作中,她的艺术特别追求精神层面最原始的东西,“但不是野性的,而是朴质、真挚的”,因此她还专门刻了一枚“抱朴含真”的图章。

  而说到自己之所以会走上绘画道路,她说这要感谢妈妈。“我从小兴趣特别广泛。”邓林说,小时候她什么都喜欢接触:爱看书,爱听戏曲,爱看电影,喜欢读文艺评论,甚至“中学时在报上看到有意思的文章就剪下了,做了一大堆剪报”。“连平时妈妈给的零花钱都花在了买民间剪纸、画片上,一点零花钱都存不下来。”由于身体一直不好,邓林不能承受高强度的理科学习,妈妈见她喜欢唱歌就建议她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来因为身体还是吃不消,妈妈又建议喜欢书画的她转学到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

  “现在看来当初学美术是正确的。”邓林说,从事艺术工作,对于她的个性、审美、身体条件都是最适合的,如果学习音乐她可能一事无成,而她对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很有悟性。邓林觉得,从事美术创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反映她的情趣、爱好、审美观,并从中得到了莫大的享受。

  教育子女 父母很默契

  “我觉得父亲母亲真的是很默契。”邓林说,在她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父亲母亲红过脸,家里的事情都是商量着做。父亲平时工作很忙,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平时在家话也不多。而母亲就默默地负责教育子女,如果子女的事有需要给父亲说的,他就会跟母亲一起讨论,两个人商量好了之后再把一致的想法跟子女说。

  “他们从不强迫子女做什么不做什么。”邓林说,“我们家的教育完全是凭自觉。”她说,父母的影响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教育,至于对子女的要求就是“我们家的人不能当坏人,做人要老实”和“我们家的孩子即使不能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小出息,要有所作为”。

  “他们总是在细微之处让你感受到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你就会想你该怎么做。”说到父母用行动教育子女,邓林说,她记得妹妹小时候很喜欢理科,还报名参加了理科的竞赛,为了支持妹妹平时练习迎接竞赛,妈妈就常常抄习题来给妹妹做,“她抄了好多本,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妹妹。”邓林还记得,在自己表现出绘画的兴趣时,妈妈就主动帮她找了个绘画老师来教她画画。此外,妈妈对人和善、喜欢帮助别人的行为也默默地影响着子女:有老同志去世后,妈妈看到他的妻子很难过,就赶去帮忙还把她接到自己家来住。

  “父亲的话不多,但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关键。”邓林说,小时候的印象是平时每周从学校回家时,爸爸一般不会问学习怎么样,而是关心他们生活好不好,而每到学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他一定是要看成绩单的,看到成绩不错的话,给出的奖励就是一句话“不错”或者“很好”!邓林说,虽然爸爸的话很简短,但往往都是赞赏式的,“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太重要了”。

  “父母不会干涉我们的生活,但我们都养成了向他们汇报各自情况的习惯。”邓林说,他们也非常尊重二老,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取好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去做。就是在儿子要出国求学前,邓林也征求了父亲的意见,老人认为是好事,还鼓励说“别怕困难,要好好学习”。

  “我记得父亲只有一次显得很严厉!”邓林说,记得有一次父亲召集他们姐弟几个在一起,然后说对他们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我不打招呼是我不对,如果我打了招呼,有谁犯了法,我不会保你们!”

  父亲从未走上神坛

  “我们对父亲的理解也是逐步加深的,他的形象是一步步完善,一步步走出来的。”邓林说,虽然父亲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起落,但在她看来,他的人生轨迹却一直很清晰,就是想救国、强国。

  邓林说,当父亲前往法国

留学时,中国还很困难,而他和当时很多怀着救国理想的青年人一样,想到那里学习工业救国,“就像鲁迅年轻时到日本学习医学希望拯救国人一样,后来鲁迅发现医学救不了中国转而向文学,而父亲在法国接触了共产主义,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邓林说,后来父亲回到祖国,一直都是怀着报国、救国、强国的理想。“父亲给我们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富民强,不能再受外国人欺负。”她说,父亲和同时代很多人一样怀有这样的理想,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而父亲却始终如一地坚持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也正因为如此,父亲无私无畏地工作,总是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理想。

  “我始终觉得父亲是一个人,而不是神。”邓林说,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邓小平很了不起,甚至认为他是神坛上的圣人,但在她看来爸爸也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她说:“爸爸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他的习惯,他的喜怒哀乐,也喜欢干净、条理……我觉得他从来就没有走上过神坛,所以也没必要走下神坛。”

  用艺术为香港回归10周年锦上添花

  记者了解到,为了这次来四川参加“回归·交融:祖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美术家交流展”,邓林还专门推却了很多活动。邓林说,之所以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四川参加这样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四川是她的老家,感情上当然要有侧重,还有就是用艺术来为香港回归10周年锦上添花。据悉,邓林这次将有两件作品参加展出。

  谈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邓林说她去年还在中国国家画院上课。而她更愿意谈的是今后的打算,她说今后她更追求的是三样东西:首先是要尽量地注意身体,因为没有了身体做什么都不成;另外就是要加强自己的学养,学问、修养和笔墨以及其他艺术都是融会贯通的,希望在这方面进一步提升;最后就是要继续在道德行为上规范自己。

  昨日下午,刚刚赶到的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也与邓林以及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见了面,在叙谈友情之余也愉快地交流起了艺术方面的想法。记者了解到,今日上午,包括靳尚谊、邓林、文楼等在内的众多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艺术家将出席画展开幕式,并将作进一步的学术研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