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红小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14:51  南方都市报

  旧年旧词

  林野王专栏

  例句: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毛主席的话儿齐记心,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要当工农兵。

  ——摘自儿童歌曲《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

  中国是一个富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俗话叫扎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红楼梦》里探春结社。集体主义的社会管理模式,讲究一竿子捅到底,全国上下一盘棋,上面造一个模子,上行下效,仿若细胞金字塔,结构相同,管理方便,一呼百应,具有整齐划一的视觉美学效果。

  红小兵就是这种管理模式的产物。当时,大中学校有红卫兵,小学校有红小兵,成为小学校园的基本单位。红小兵的基本装备是“红小兵”臂章、红缨枪,模仿部队的连、排、班建制,日常工作是拦路设卡,考查行人背诵毛主席语录情况。

  红小兵的精神偶像和形象代言人是刘文学,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渠江水长又长,一颗红星闪闪亮,少年英雄刘文学”。1959年11月18日,刘文学发现地主王学荣偷摘生产队的辣椒,上去阻拦,被王掐死,年仅14岁。因而,红小兵常玩的一个游戏,就叫“抓地主”。

  1959年牺牲的刘文学不是红小兵,而是少先队。1966年,红小兵在北京部分小学诞生,1967年起,红小兵取代少先队,推广到全国。原因在于,少先队是一个少年儿童的全民性组织,凡是品学兼优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参加,抹杀了阶级和阶级斗争。而红小兵组织严密,讲究阶级成分,只吸收“红五类”家庭子女参加,成为小学校园的特权阶层,对其他同学天然享有歧视和斗争的权力。

  除了拦路设卡、歧视同学,部分红小兵还享有一些特权。

  时尚名流洪晃在《我的非正常生活》里曾经写过一章,“纽约空降红小兵”:在中美还没有建交的1974年,洪晃等28名红小兵飘洋过海,作为小

留学生,“支援世界革命”,到罪恶的资本主义大本营,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