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香港书展:从生意到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15:49  南方周末

  香港书展:从生意到文化

  香港人已习惯于在香港书展的7天中买书。香港市民把书展当成一个盛会,不参加会觉得落伍

  □本报记者 万静 发自香港

  2007年7月18日到24日,香港会展中心,第18届香港书展。截至24日下午4点,入场人数超过75万,超过去年的68万,成为新的记录。

  会场内拥挤不堪,到处都在等。坐电梯要等,买书要等,付款要等,买零食要等,上厕所要等,甚至连入场也要等。观展人脚下一律是球鞋或拖拖,身上大多背着双肩包或出版商赠送的书袋,甚至还有人拖着拉杆箱,从1楼逛到5楼。

  会展中心的过道墙上,除了台湾学者龙应台、孙隆基的海报,还贴着“历史超男”易中天、“学术超女”于丹的新书巨幅海报。在22日举行的“阅读香港”讲座上,于丹笑着透露自己的《论语心得》销量将达到1000万,听得台下的香港听众都深吸了一口气。

  会场里的书籍以休闲修身类为多,但政治类书籍也算一个卖点,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书籍上的封套印着大大的黑字:未经删节版。这类书吸引了不少内地读者。

  在书展开幕前一天还有个小插曲。香港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照例预先巡查参展书籍,认为远流出版社的《爱情神话:希腊罗马神话的爱情故事》中的插图有色情嫌疑,可能会将之归为第二类书籍。书商乖乖撤货下柜。结果第二天上午11点半,书商又接到影视处通知,说该书内容没有问题,可继续出售。

  7月22日,南方周末记者专访香港贸易发展局新闻发言人、传媒及公共事务主管邱松鹤,请他对香港书展的历史做了回顾。

  袁咏仪没买书

  香港贸易发展局第一次办书展是在1990年。

  当时香港会展中心刚刚落成,举办的基本上是贸易展览会,比如时装展、珠宝展,等等。7月、8月,很多海外客商都在度假,展览就办不起来,展览中心也就处于闲置状态。当时我们想针对香港一般市民办一些消费展览会,首先想到的是书展,其次是美食博览。

  其实在此之前,香港书展已经办了十多年,主办机构是一家名叫利记的香港本地书店。利记书店不是出版商,他们只是帮出版商搞发行。他们那个书展规模很小,参展的只是香港的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大的出版公司。香港本地的很多书店不去参加,因为那个地方实在太小了,每年只有几千人入场。第一届书展我就去了,主办方就是把一些乒乓球桌盖上布,然后把书放在上面卖,整个展场好像一个货仓。

  香港会展中心落成后,出版界的人就找到我们,希望我们来办。书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这样一个商业性机构来办,可能是香港历史上的一个意外。书展本来应该由文化机构来办,但那时还没有香港艺术发展局,也就只好找我们了。我们算了算,有好几十家出版商参展,摊位费是一笔收入。门票是10元港币一张,如果有1万人来,就是10万港币,10万人来就是100万港币。算下来基本上不亏,但我们也做好了亏本的思想准备。

  我的同事想方设法扩大宣传,希望利用明星、名人打造名声。第一年我们请了香港小姐袁咏仪,那时她笨笨地戴着香港小姐的冠冕,过来给展台剪彩,很多娱乐记者围着拍照,好像电影的首映礼。

  我们完全没想邀请作家来参展,只是打算像办珠宝展一样办书展。虽然请了明星,但也没想到要明星号召买书。袁咏仪剪彩完毕,到展台那边逛了逛,逛完出来,香港娱乐记者问她,有没有买书啊,气氛怎么样啊。“啊,我很喜欢阅读啊。”其实她一本书都没买。

  在第一届香港书展,有二十多万人进场。一般情况下,办展览会要先投入三年,等名气建立起来之后才能赚钱。但我们的书展,第一年就有20万人进场,门票是二百多万,再加上参展商交的场租,第一年就赚了,赚得不多,但我们心里有底了。

  那年也有一个作家来参展,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她坐在柜台后签名售书,可香港根本没人认识她。一个出版商得知她来香港旅游,就把她请到书展来。幸好有她,香港第一届书展才有了作家,否则就只有明星了。

  让马评人找作家

  1992年、1993年,变化出现了,我们开始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当时我们找了一位叫简怡清的香港作家,他是写马经的,也就是马评人——作家这方面,除了简怡清我们一个也不认识。他在媒体工作,跟很多专栏作家很熟。我们请他来,再通过他邀请一些香港有名的专栏作家来书展演讲。几年下来,香港文化的气息始终不浓。最初我们是利用明星去推广书展,等书展有了知名度和基本市场,明星就反过来利用书展推广他们自己。基本上,你们认识的香港明星都参加过书展。不过他们签名售的书,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写的,写真集就是他们的书。

  特首也算明星吧,本月19日曾荫权就在书展上售书签名,书名叫《我要做好这份工》,是他在竞选香港特首时留下的日记。

  1998年以前,漫画是香港书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漫画中都有暴力内容,他们的宣传效果非常好,比如明天书展开幕,今天就会有很多青少年在外面睡觉,等着开幕时抢先买新的漫画。

  在书展里,漫画商不只卖书,他们还把漫画中的兵器制成真正的兵器来卖,比如钢铸的一两米长的刀剑,什么七星剑、天剑、绝刀、日月星轮……卖得好贵,1000元、2000元一把,还是限量发售。我年轻时也是“粉丝”,也买了很多,现在家里还有几把。

  香港报刊就批评我们说,香港书展上充斥着暴力、色情、刀光剑影,就是没有书香。还说,我们香港已经有了租借暴力漫画的店,不希望书展还是这个样子。他们希望书展是推广阅读、推广文化,而不是推广暴力。其实以前每年都有这样的批评,但是那一年批评声音特别大,有张照片的主角是一个小学生,在书展上他拿着一把大大的剑。那张照片被做成报刊封面。

  我们也感觉不对头,但漫画出版商也是出版商,不可能下个命令就不让他们进来。所以我们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面向香港市民、教师做了一个民意调查,问书展里面能不能卖“第二类书”。“第二类书”,就是暴力色情那些东西。结果,8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卖。

  所以从那年开始,我们拒绝“第二类书”参展。开展前一天,香港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还派专人入场查看有没有“第二类书”。

  董建华也挨骂

  书展的初衷只是想办成一个商业性的展览会,但既然香港社会里有文化要求,贸发局也就顺水推舟,越来越文化了。2005年,贸发局总裁林天福明确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加强文化。我们当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办,就去找香港的文化团体,比如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电台、明报、亚洲周刊。所以在2005年,香港书展的作家讲演第一次有了主题,叫“探索跨越疆界写作的秘密”。那年请来的作家有龙应台、章诒和、南方朔、苏童、陈冠中。

  今年,我们把作家讲演的主题放大成整个书展的主题:“阅读香港”。这个主题跟香港回归十周年倒是没有关系。设定这个主题时是去年8月,那时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回归快十年了,只是想,香港书展嘛,肯定是“阅读香港”。到去年12月,忽然想起来,啊,回归十年了。我们就觉得这个主题应该不错,不用我们大力推,它也会自己发展。

  一直有种说法,说一般香港市民在书展以外的时间不买书,确实是这样,香港很多市民不习惯逛书店,只是每年到书展里面买书。这样也不能说不对。你想想看,如果没有书展,他们连每年这一次买书的机会都没有了。而且,一家书店里的书肯定是有限的,而书展上有四百多家书商,两万多种图书,选择是很多的。另外书展还营造了一种气氛,市民把书展当成一个盛会,不参加会觉得很落伍。

  我们办书展,也是想告诉市民,香港除了会展中心的香港书展,外面还有书店,他们自己也可以去。我们希望香港市民不是只在这7天的书展上看书买书,而是一年365天看书买书。

  不过香港的出版有一个先天不足,香港市场太小。黄碧云跟我讲,他的小说在香港卖2000本,已经叫畅销书,而内地于丹的书卖了400万本。黄碧云的书如果能在内地卖,最起码能卖一万多本吧。

  相对而言,香港的优势是出版无禁区,完全没有政治观念、意识形态上的禁区。我们有个出版商叫次文化堂,居然出了一本书,教人怎么讲粗话,书名是《小狗懒擦鞋》,每个字都是广东话里的粗口,那本书现在就在展厅里。你能想象在北京出版这么一本书吗?台湾我看也不行。

  董建华执政那几年,每年次文化堂都出一本书骂他,用漫画丑化他,董建华自己都过来看怎么骂他的。针对现在执政的曾荫权,次文化堂去年出了一本《三尸十二局》,把当局的班子漫画化,本来应该是三司,财政司、政务司、律政司,它给改成死尸的尸。

  政治讽刺是香港一个大特色,但水平不高,只是发泄一下,没有深度的评论。1997年金融风暴以后,到2003年之间,这些书卖得非常好,因为市民都有一股怨气。到了2004年、2005年,香港经济开始反弹,这些书就不好销了。

  

香港书展:从生意到文化

  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出度了本届香港书展,给小朋友讲了两个故事——《齐白石由木匠到画家》、《纪晓岚谈笑风生》 图片由香港书展提供

  

香港书展:从生意到文化

  《爱情神话》中的这张太阳神阿波罗插图惹了麻烦 图片由香港书展提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