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灯光总要熄灭 不再畏惧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10:29  南方都市报

  灯光总要熄灭 不再畏惧死亡

  ——悼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1918.07.14-2007.07.30

  一个星期,走了两个大师。大家都说,一周要做两个大师的专题很累吧。可为什么要那么匆忙那么累呢,又不是介绍过他们,他们的电影我们就都懂了、就都可以锁到柜子里忘了。大部分人,可能根本还没亲近过他们吧。所以,慢慢来,先做先传出逝世消息的伯格曼。在传说中的瑞典大使馆明年将要举办的伯格曼影展到来之前(而且就算到来广东也未必有份),看一看伯格曼的碟,看一看关于他的书。

  熟悉他的人也许不屑这样的重温,我却只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在这时代的扰攘中,把心静一静;不为离大师更近,其实是为离自己更近。 --编者

  悼念之冷静解析版

  在2004年1月法罗岛上的纪录片中,86岁的伯格曼坦言自己的陋习,包括过度防范灾难、恐惧死亡、易怒、爱炫耀、爱发号施令等。而所有这一切,都在他的电影作品里得以体现。

  从他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处女作《危机》开始,就体现出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在往后那些让他声名鹊起的电影中,伯格曼更频频投注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对上帝存在的质疑,并将这些母题安置于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的主角身上,对他们进行影像临床剖析。而他自己也如同《第七封印》中与死神在棋局上鏖战的骑士布罗克一样,一边追问着上帝,一边不愿被死神早早带走。如果说《第七封印》和《野草莓》还留下了家庭温馨和可供期待的明亮色彩,那么从《处女泉》开始,伯格曼便开始进一步展现孤独人类的绝望。

  在1960年代初的“沉默三部曲”里,他自言经历了一个“从征服确信到透视确信再到上帝的沉默”的过程,并发现上帝如挂在教堂十字架上的耶稣一样,只是静静地看着孤寂者,从此他开始疏远上帝。分裂、沉默、失语、冷漠等状态也常是他电影角色的精神特征,伴随着他钟爱的巴赫室内乐,这些角色置身孤岛,无处倾诉。他与作品融为一体,作品里不仅是他对孤独的焦虑,也更多地将他自己的童年带入。

  然而,伯格曼也像他《假面》里突然不说话的女演员伊丽莎白那样,时常只是扮演另一个身份。2004年,他坦承自己曾因不耐烦而欺骗记者,接着他又说:“灯光总要熄灭,不再畏惧死亡。”谁知道他有没有再次撒谎呢?

  悼念之热血怀念版

  爱上伯格曼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他几乎从来就没有让他的观众好受过。和奇斯洛夫斯基不同,他很少会展现出对剧中人的悲悯。他的电影剥开了现代人层层坚硬的外壳,让里面那些脆弱无助的东西裸露出来。

  爱上伯格曼又是一件美好的事,他总是能让我们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苦痛和弱点,在影像的洗礼中荡涤自己的灵魂。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卑微,从而学会谦卑,学会用另外一种态度去生存。

  是的,即便你不知圣经为何物,但假如你也曾恐惧,你不会对《第七封印》里骑士与死神的对弈感到陌生;即便你对基督教信仰一无所知,但假如你也曾动摇,《冬日之光》里的心灵世界塌陷的牧师会让你心有戚戚焉;即便你不懂弗洛伊德,但假如你也曾迷惑,《假面》里谜一样的两个女神能让你真切地触摸到神秘;即便你从不了解存在主义,但假如你也曾经历过痛楚,《呼喊与细语》中的三姐妹会让你重温那撕裂般的梦魇;即便你从未听说过斯特琳堡,但假如你也曾爱过恨过枕边的人,《婚姻场景》的夫妇简直就是生活的模板。

  伯格曼的大门,原来是对尘世间所有受着苦难的人类敞开的。

  所有人都有赞叹大海、赞叹星空的权利,伯格曼的电影就像是大海和星空,对他赞美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呀!它们就在你眼前。去看一看他的电影,你会发现,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接近,因为平凡人的所有情感,他都不陌生。

  下周同一时间推出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 i c h e l a n g e l o A n t o n i o n i )纪念专题,告诉你为什么这是一个大师陨落的时代。

  从这里开始认识伯格曼

  推荐12张经典影碟

  伯格曼的影迷是幸福的,他是一个十分多产的导演,导演电影的37年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面世。而更幸运的是,伯格曼同时又是最受艺术碟商欢迎的导演之一,所以你不会担心找不到他的DVD,而是要在众多的DVD版本中进行选择。

  英国Tartan 公司是伯格曼最忠实的fans,它出版了伯格曼的绝大部分电影作品,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配有评论音轨。老牌艺术片厂商CC(标准收藏公司)也对伯格曼情有独钟,出版了伯格曼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其中《芬妮与亚历山大》更是破天荒地出了4D9+D5的豪华套装,是艺术片影迷的必备收藏。德国的Arthaus 后来居上,一出手就发行了伯格曼的10部杰作,有些版本已经超越了此前的标准版等,欧洲其他国家如荷兰、西班牙、瑞典等,也都纷纷推出了二区版,但在画面质量和花絮配置上,远远不及以上提到的几大版本。

  我们将向您推荐12部伯格曼的电影,并且将指出这些影片目前市面的最佳影碟版本。

  介绍4本入门书籍

  大师并非难以亲近,如果你还是心有畏惧,也许可以看点书帮帮忙。研究伯格曼的专著汗牛充栋,我们将向您介绍4本比较容易入手且较为通俗易懂的相关书籍。

  《英格玛·伯格曼》

  《映像馆》是系统梳理当代电影大师作品与创作的一套系列丛书,其中关于伯格曼的这一本对伯格曼所有作品都有介绍。如果想全面了解其电影,这本薄薄的册子可为你提供入门所需的资讯。

  《伯格曼论电影》

  了解伯格曼电影最重要的书籍,由伯格曼亲自撰写,内容是对各部电影拍摄时期的回顾以及自我评价。经过了数十年的沉淀,伯格曼将那些已渗入他灵魂的情感挖掘出来,重新解释这四十年来面对创作时曾经有过的欢愉与热情,挫败与折磨。

  《魔灯:伯格曼自传》

  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伯格曼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提时代的一个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

  这是中文领域里第一部以整书篇幅奉献给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专著,可望为我们推荐的前两本书提供一个补充视角。主要是对伯格曼最重要的电影进行具体分析,作者沈语冰是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北欧电影专家。

  推荐12部伯格曼电影

  《夏夜的微笑》(SmilesoftheSummerNight ,1955)

  伯格曼凭借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使他在国际影坛声名鹊起。《夏夜的微笑》可以算是伯格曼早期电影集大成的作品。在戏谑的闹剧氛围下延续了早期作品性别对抗的主题,对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标准公司版DVD正片画面修复出色,花絮收录3分钟伯格曼的引言,16分钟学者彼得·考威与《芬妮与亚历山大》制片人唐纳的对话,当属最佳版本。

  《第七封印》(TheSeventhSeal ,1957)

  瘟疫在整个欧洲蔓延,安东尼厄斯骑士归途中看尽世间冷暖,人们为了逃避死亡,将无辜的少女当做巫女烧死。当他也被死神追逐时,他用智慧与死神下棋来决定自己的生死。电影可以是作为戏剧的电影,作为感官娱乐的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电影,但伯格曼却可以把电影上升为类似宗教仪式的体验。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Tartan 公司将于9月推出《第七封印》50周年纪念版DVD,画面得到全新修复,不仅如此,Tartan 同时宣布发行此片的蓝光碟,家里有PS3的朋友,将成为第一批享受到《第七封印》高清版的观众。这也是高清碟自面世以来发行的最让艺术电影爱好者兴奋的影片。

  《野草莓》(WildStrawberries ,1957)

  年长的伯尔格教授获得了荣誉勋章,前一晚他梦见自己的死。第二天他由儿媳陪同前往领奖,一再陷入了不同梦境,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梦境与现实水乳交融,表达了伯格曼对生命、对死亡的理解和恐惧。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标准公司版D9版花絮丰富,有学者彼得·考威的评论音轨和长达90分钟的关于伯格曼的纪录片;德国Arthaus 公司则有双碟洗牌版,在配置上和标准版棋逢对手。

  《处女泉》(TheVirginSpring ,1960)

  三名歹徒奸杀了无辜的少女后,误撞到少女的家中留宿,并想变卖少女的遗物。入夜,少女的父母反锁上家门准备复仇。上帝依然缺席,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现身。当特里抱起女儿时,卡琳头下的地上冒出一眼泉水,这是电影史上最奇妙的时刻之一。

  该片是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电影,含着神示的意义。含蓄的体裁,感人的故事,严谨的演出,以及黑白片巧妙的音像效果,使其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标准公司新版DVD加入李安引言(他自言其电影之路受此片影响很深)、学者布吉塔·斯蒂恩评论音轨、全新主演访谈、1975年伯格曼访谈等花絮,当属最佳版本。

  《犹在镜中》(Througha Glass Darkly ,1961)

  此片是伯格曼“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疏远上帝的开始。伯格曼塑造了一个人格分裂病例,凯琳心中始终有个超我的神在指挥她的行为,这个神伪装成弟弟米纳斯,让爱与伦理错位。获196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冬日之光》(Winter Light ,1962)

  “沉默三部曲”的第二部。全片没有一个镜头在阳光下拍摄,只有阴霾的雾景。要切断与上帝联系的牧师托马斯无比焦虑地感受着上帝的沉默,在感情和人际关系上行将就木。伯格曼认为此片没有任何一处去迎合观众。

  《沉默》(The Silence ,1963)

  “沉默三部曲”终章。一对姐妹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妹妹开始了性冒险,卧病在床的姐姐感受着上帝的缺席。伯格曼确信上帝沉默后,也就坚定了与诗性、神性迥向的征途,那是戏剧和文学。

  标准公司套装版把“沉默三部曲”一网打尽,每部作品的正片都得到了完美的修复,而且保留了未删节版。收录一张单独的花絮碟纪录片《伯格曼拍电影》,这个145分钟的纪录片主要记录了伯格曼拍摄《冬日之光》的过程。标准版套装是“沉默三部曲”的最佳版本。

  《假面》(Persona ,1966)

  《假面》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是。

  这部电影的情节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演员Vogler 突然失语,护士Alma和她搬到小岛上进行治疗。全片充满悬念,让人自始至终沉迷于每个场景不能自拔。

  露面的人物不多于五个,绝大部分时间只有两个女演员参与演出,其中一个只说过一个语气助词,另外一个承担了几乎所有台词;却充满趣味与性感,造就了电影史上最值得回味的演出。

  Tartan 版DVD的画面和音色修复曾大获好评,虽然是D5,但也有女主角访谈花絮。

  《呼喊与细语》(Criesand Whisper ,1972)

  卡琳和玛利亚来照料临终的姐妹阿格尼斯,她唯一的愿望是三姐妹和谐平静地生活在一起,但三姐妹都为各自的生活所困扰,卡琳厌恶自己的丈夫,玛利亚和家庭医生有暧昧关系,阿格尼斯的愿望像个不可能的梦。

  伯格曼用尽了一切手段去表现人类的痛苦。色彩是无比决裂的红,声响是撕心裂肺的呻吟。身体的痛楚还是心理的创伤,哪个更接近痛苦的本质?如果痛苦倾诉不了、分担不了、抚慰不了,那痛苦的程度又该如何?伯格曼是如此的残忍,连Maria和Karin姊妹俩唯一真正的交流都无情地扼杀了,凶器,是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区标准版DVD正片出色。

  《婚姻场景》(Scenesfroma Marriage ,1973)

  53岁的伯格曼拍完《呼喊与细语》后发现自己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于是替瑞典电视台拍摄了这部六集的电视电影《婚姻场景》。经过四次失败的婚姻,此时的伯格曼俨然是个婚姻专家。这部片子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虽然它描述的只是一个特定的情节,每个人对此却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感受。

  假如你正准备进入伯格曼的世界,《婚姻场景》是个很不错的开始。你无需应付缓慢的节奏、浓厚的哲学氛围,但你必须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来保持对婚姻的希望。

  2004年标准公司的三D9套装同时收录剧场版和电视完整版两种版本,画面和音轨都经过仔细的修复处理,并提供了学者彼得·考威和两名主角的采访片段。

  《秋天奏鸣曲》(Autumn Sonata ,1978)

  英格丽·褒曼扮演的钢琴家和女儿阔别7年后重逢,母亲刚刚丧夫,夜晚母亲难以入眠,跟女儿长谈了一夜。影片大胆地运用了大量的独白和对白,来体现2名主角身心疲惫的交流,令人叹为观止。

  标准公司一区版DVD花絮为彼得·考威的评论音轨以及一个预告片,正片不可变1.66:1。巴西版、Tartan 公司二区版、西班牙Personafilm 二区版和德国二区版也都是不可变正片,无花絮。标准版以评论音轨花絮稍稍胜出。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and Alexander ,1982)

  芬妮与亚历山大家几代人世代从事戏剧,父亲在排演“哈姆雷特”时发病而死,母亲改嫁的牧师常虐待继子继女,并逼迫他们与旧家族脱离关系,剧院的魔术师借助魔法把他们救出牢笼。

  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此后他又继续制作了20多年的电视和戏剧。他在这部长篇作品里,以华丽的舞台戏剧布景和表演,倾注出自己童年的心理成长史。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04年标准公司推出五碟套装版,分一张剧场版、两张电视版以及两张花絮碟,重新经过数码转换的画质极佳。电视版的第二碟中附有39分钟独家幕后纪录片。第四碟收录119分钟长的纪录片《芬妮与亚历山大》制作内幕(这个纪录片由伯格曼亲自担任总导演,极为珍贵和罕见)、59分钟的纪录片《伯格曼告别电影》(1984年拍摄的纪录片)。第五碟是2002年瑞典电视台给伯格曼拍摄的访谈节目(时年84岁的伯格曼针对他拍摄的《野草莓》、《秋天奏鸣曲》11部经典作品逐一进行了回顾),标准5碟版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版本。

  专题撰文:chenwensa/张海律/妖灵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