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导火线》:新格斗时代,橡皮人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10:06  南方都市报

  ■院线新片评论

  新近的几部港片给人以“复古”的感觉,这个古也不过是二十年前。《男儿本色》和《导火线》的人物和故事风格,都让人似曾相识,就是八十年代港产片里常见的类型,余文乐、谢霆锋、甄子丹演的有“毛病”的警察身上,有着李修贤们的影子;而充斥全片的阳刚粗犷气概,爱恨情仇、酣畅淋漓、火爆凶狠劲头,更是港味十足。《导火线》是旧类型片里开创出新格局,故事不见得有什么新意,要紧是打得好看!

  我把甄子丹从《杀破狼》《龙虎门》到《导火线》以来创造的特色鲜明的港产功夫片,称为新格斗时代,旧格斗要上溯到李小龙那里,过往的功夫片是“武打”,或者就叫“舞打”,到甄子丹特别是《导火线》这里,新的模式开始了。

  《导火线》从头打到尾,而且不是花架子,拳拳到肉,招招致命,步步惊心,让人看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男儿本色》里打得也狠,只是太多的碎玻璃,从片头碎到片尾,从电影暴力美学的角度讲,如果可以称它是“碎玻璃美学”的话,《导火线》则可以命名为“橡皮人美学”——每个人都有九条命,超级抗击打,几个主角都有两分钟自动痊愈功能。想像一个陶器吧,你一使劲把它摔得四分五裂,一回头的工夫,它自己又拼接好了,除了橡皮人,谁能这么经打呵?新格斗时代是以甄子丹为标志人物的,他的许多格斗设计已经脱离了以往功夫片对特技的大量依赖,而以实战的贴身肉搏和混合格斗取胜,演员也都是有真功夫的“练家子”,像洪金宝、吴京、邹兆龙,《杀破狼》里甄子丹与吴京巷道里狭路相逢的一场打斗、与洪金宝最后决斗殊为经典,而到了《导火线》里,则以湖畔那场甄子丹与邹兆龙的较量为登峰造极。光凭这几场硬桥硬马的格斗就值回票价了。而号称成龙接班人的新一代硬派小生古天乐和谢霆锋在《导》和《男》两片当中的表现亦可圈可点,论打斗功夫,自然没法说是上乘,但好在这两位是当红明星,卖相可观,况且舍得下本钱,危险动作亲力亲为,十分难得。

  论打杀在视觉上的凶狠残忍血腥,《导火线》比不上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论场面的火爆,《导火线》不如《男儿本色》,后一部快赶上吴宇森的爆炸死人最多的《辣手神探》,《导火线》的强悍在于近战肉搏。正反角性格的极度渲染夸张——警察马军的嫉恶如仇火爆血性,越南仔三兄弟的凶残狠毒,都在为打斗做铺垫,使其更揪心、更解恨、更过瘾。而这也正是类型片的特点,吊足你的胃口,满足你的期待!剧情的缺陷固然明显,比如三兄弟居然能在黑帮和警察的紧盯之下杀伐自如颇令人怀疑,卧底用自己的手机直接跟警察联系还留下痕迹就更不靠谱了,而为了突出情感戏部分刻意增加的痴呆老母和范冰冰的角色,尽管牵强但增加了情节的层次感,显示了电影的用心之处。许晴、郑则仕一类千篇一律的角色,只是令我们更快地进入情境,明白地告诉你,不需要用脑,只要带着眼睛来就好。 ■西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