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廖百威 除了做生意,也还坚持做音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11:32  南方都市报

  回流号航班

  他们生于广州,这里才是他们的根!

  广东歌手曾经分成两派,一派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歌手,另一派则是北燕南飞的外地歌手。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乐坛陷入低谷后,北派歌手纷纷迁移至北京,并从此在那里扎下了根,几乎没有人再回到广州。至于南派歌手,也有不少是北上求发展的,但却因为在本地土生土长的缘故,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回流。而在回流的广东歌手中,廖百威和麦子杰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他们属于两个不同年代的人,但经历却极其相似。

  回归广州后,廖百威在2003年推出了这张全新翻唱专辑。

  廖百威在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后,选择了到广东省歌舞剧院做独唱演员,两年后,他又成为这个国家级文艺团体中第一个辞去公职的演员,也是广州第一个辞去公职的演员。

  不过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地出唱片,既有原创的,也有翻唱的;既有个人的,也有合辑的。到了1992年,廖百威已获奖无数。

  廖百威是广东乐坛崛起的第一代流行歌手之一,他走过的路,可以说是本地歌手的一个缩影,翻唱、原唱、出国、北上,广东乐坛的任何一个时代特点,都在他身上留下过痕迹。廖百威回忆说,广东乐坛这三十年来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80年代末,当时崛起了一批本地歌手,大家都以翻唱港台流行歌为主;第二次高潮,则是90年代初,毛宁杨钰莹红透半边天的时候。”而在这两个最鼎盛的时期,他都选择了离开,第一次是出国,第二次是北上。

  当年

  ——广东乐坛最鼎盛时,他选择了出国、北上

  “我出国是因为老婆孩子当时都在外面,所以我也要一起过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唱口水歌。80年代末的广东乐坛虽然兴旺,却没有自己的原创,继续下去没多大意义。”出国后,廖百威并没有继续音乐上的发展,而是做起了贸易、餐饮方面的生意,但过了两年,他就开始按纳不住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唱不了歌了,就很害怕,觉得自己在还可以唱的时候,没理由就这样放弃。”于是1994年,他毅然回国,这时他才发现,本地已经有了原创,一批外地歌手也在这里扎根,音乐环境好了很多,于是他很快就签了当时的太平洋公司,继续在音乐上发展,并出了一张原创专辑《问心无愧》。

  但没过多久,他就又选择了离开,去了北京,成为最早一批北上的广东歌手。“其实我和其他人不同,大部分歌手北上,是在1996、1997年广东乐坛低落后,而我则选择在第二次热潮的时期过去了。”在北京的几年里,他没有单纯以歌手身份发展,例如他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文化公司,接演出、做国外的引进唱片等,直到2000年前后,他才回到广州继续发展。

  现在

  ——他做贸易、保健品生意,但没有放弃音乐

  现在的廖百威,尽管依然活跃在广东乐坛,但已不再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前沿,所以他回广州后这几年,大家也没什么机会见到他。廖百威说,现在他除了继续经营文化公司外,还在做很多与音乐无关的生意,例如贸易、保健品等方面,他都开了公司,“我之所以会涉及这些领域,主要是因为家里有亲戚是做这些生意的,我这人也比较喜欢接触更多的东西,所以就尝试一下。但这么多年来,我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音乐方面,因为这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其他生意更多是由我的合伙人去管理,但在音乐环境不太好的时候,这些生意就成为我发展音乐事业的支柱,让我有坚持下去的底气。”

  如今,廖百威正在进行一个相当有野心的计划,就是结合今年广东乐坛三十年纪念的契机,推出一系列以“广东制造”为名的产品,“首先是上周推出的第一套《广东制造》合辑,接下来我们还会以年代为分界,继续推出第二套、第三套唱片。”但廖百威的野心还不仅仅是这些,他的目光放在整个岭南文化产业,他认为:“这个‘广东制造’项目应该是很有前景的,它是在弘扬我们广东本土文化。出唱片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将涉及到岭南书画、建筑和广东饮食等文化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契机,把广东的文化市场再次推向兴旺。”

  ■旅途感受

  在你的记忆中,当年广东乐坛鼎盛到怎样的程度?

  例如80年代末,当时广东歌手虽然只是翻唱港台歌曲,但因为那时的娱乐很少,造成大家都很关注流行音乐。最记得那时候我们去内地演出,就像现在的国际巨星到来一样,经常会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

  广东乐坛的低落,你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两方面都有,必然的是因当时媒体中心和文化中心都转移到北京,各地歌手都跟着过去。而人为的因素,就是歌手都走了后,本地就没有什么好的娱乐新闻报道,唱片公司或媒体只能借助外来的东西来代替,这就人为造成了大家现在只关注外地乐坛的惯性。

  广东乐坛的落后,对你个人的影响大不大?

  不是特别大,因为我一直在到处跑,即使广东乐坛没有低落,我也照样会出去再回来。

  你认为现今的广东乐坛最缺乏的是什么,例如有质素的歌手、有能力的唱片公司,还是政府的支持?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只要有政府的支持,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湖南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娱乐做得好,就是因为他们整个省的经济都是靠娱乐来支撑,如果我们广东以文化来支撑经济,那么我们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此政府的支持真的是很重要的。

  觉得广东乐坛将来还会再次繁荣吗?

  恢复当年的繁荣,可能性不大,但越来越好是有可能的。

  ■飞行路线

  星海音乐学院毕业

  省歌舞剧院做独唱演员

  翻唱“口水歌”

  出国做生意

  北上赴京开文化公司

  回广州继续发展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黄锐海 实习生 王甜彬 贾建树 李明利

  图:

  廖百威现在正在积极推出《广东制造》系列合辑,图为专辑发布会现场。 本报记者姬东 实习生 李宗泽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