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艺术风刮进北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13:20  北京晚报

  

中国艺术风刮进北欧

  “中国艺术走出去容易,走进去难。”这是赵亦农对中国艺术在北欧目前状况的精准描述。作为正在芬兰、挪威、瑞典举行的首届北欧中国文化节承办方负责人,他感到尽管背靠北京市文化局派出优秀表演团队的鼎力支持,让婉转昆腔,翰墨书香飘荡在斯德哥尔摩古城的上空;现代舞也红袖轻舞在现代舞剧场当仁不让地赢利喝彩……兼容传统与现代的中国艺术正在北欧掀起中国文化热,但多数观众还仅能感觉到其中的中国元素,至于精细把玩中国艺术,令其进入北欧人的生活,还要假以时日,文化的进入绝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

  认识昆曲

  从亲近脸谱开始

  为了让中国艺术更好地进入当地人生活,主办方用心良苦。没有选择宏大的剧场,没有盛大的开幕式仪式,北欧中国文化节的开幕式选在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一个城边小区的购物中心的广场举行,为的是让芬兰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最古老的昆曲艺术。北方昆曲剧院的艺术家们走下舞台,给四位芬兰儿童勾画脸谱,花脸、青衣、美猴王,三笔两笔神情毕现。乐队的演员们穿上中式服装在社区的小教堂里演奏中国民乐。北昆院长刘宇辰现场向观众说:“希望有一天,芬兰观众能像中国观众熟悉西贝柳斯的《芬兰颂》那样熟悉中国昆曲”。之后,他们才在芬兰第二大城市坦佩雷的中心礼堂拿出经典剧目《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传达出的东方情致,对于当地观众来说接受起来颇有些困难,但其中的羞涩含蓄却是内敛的北欧人能够欣赏的,小红娘的俏皮也很得人心。

  现代舞不需要语言的当代艺术

  北欧中国文化节主席赵亦农旅居海外18年,他对北欧人对中国人态度的变化感受很深。“上个世纪80年代末,北欧人对中国人充满同情,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人穷;到了90年代中期,他们充满好奇,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他们对中国充满期待。相比较于悠久的历史,他们更渴望了解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生活。”现代舞正对当地人的胃口。

  上周末,北京现代舞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现代舞剧场演出。该剧场坐落在著名的皇后大街附近,剧场虽然不大,但却是欧洲小有名气的专业现代舞剧场,许多世界著名的现代舞表演团体都以能进入该剧场演出为荣。剧场坐席110个,两场演出票早在几个月前就销售一空。上演的作品,除了中国观众已经非常熟悉的《逍遥游》外,还有一部应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委约创作的新作品《三更雨·愿》,该剧以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草阐释生命轮回的永恒主题。人声、鼓点、叹息,伶人典雅的歌声如游丝,如风雨,是赵俪慵懒而童真的声音:“我是春天的花儿,开在秋天里……”,上体赤裸,仅着黑蓝纱裙的舞者朝克令人不可思议地伸展、旋转、停顿,传递着生命的绽放与枯萎。坐在我身边台阶上的一对法国夫妇说:“我在法国就看过他们的演出,这次是追到这里来看的。音乐太棒了,舞蹈也很动人。”名叫玛尼娜的大学生和她的阿根廷男友都表示,这个节目让他们感到,人类就是这样承受着痛苦还保持着希望地活着。立陶宛留学生伯润斯凯特认为“这不愧是世界一流的剧团。”

  书法视听

  开辟新景象

  此次,北欧艺术节还有一个创新节目,那就是书法家曾来德与古琴演奏者乔珊在芬兰坦佩雷一个类似北京798艺术区的瓦谱瑞奇博物馆举行的表演。只见曾来德用一个麦克风传递毛笔触纸的声音,在丈八宣纸上写下“少年上人号怀素……”,古琴铿锵,笔落纸上,琴随笔势,一挥而就,李白的《草书歌行》跃然纸上。与其说是书法,不如说更像是场

行为艺术表演,当地人倒也看着新鲜。

  纵观近半月的北欧中国文化节,令人欣喜也倍感艰难。此行所赴三国均地广人稀,人们更习惯于休闲式的家庭生活,与西欧文化盛行的活跃不类,推广中国文化更加难上加难。而透过这次短暂的北欧文化之旅,常被当地学中文的年轻人在路上追逐相与热情攀谈,又分明可见中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盛,于是怎样更好地宣传推广中国艺术,让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成为了一个新鲜课题。

  本报记者满岩J072

  图:中国艺术家给北欧小朋友画脸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