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援助交际”:十七岁的欲望大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02:39  金羊网-新快报

  

“援助交际”:十七岁的欲望大厦

  ■ 孙云晓

  近来,青春期问题始终是困扰社会尤其是困扰教育的焦点之一。记得在韩国开会的时候,被誉为“日本青少年研究第一人”的千石保先生,举着几张日本女中学生的照片让我们观看,看着那些穿着超短裙和发糕鞋,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女孩子,十几个国家的青少年研究者们都眉头紧皱,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1997年轰动日本全国的“援助交际”事件,更成为让世界恐慌的青春期危机。

  我曾经介绍过“援助交际”的内幕:

  “本人是初二的学生,愿出30万日元与我约会者请联系。”

  看到这条留言的一名32岁男子与这位少女联系,约定在一家宾馆相会,男子给少女付了30万日元后,对少女实施了一些猥亵行为,该男子因此而被逮捕。该男子的月收入为20多万日元,出于好奇心,他从保险公司借了30万日元后和少女约会。在此之前,该男子也和少女约会过两次,一次曾和少女还价到15万日元,少女将得到的钱用来购买了名牌衣物。

  据说,“援助交际”当初基本上都是由女高中生发起的,可以说是女高中生的标记行为,可没过几年,一些女初中生也加入到“援助交际”的行列。所谓“援助交际”就是通过和成年男子交往而获取金钱的行为,也就是说找成年男子援助自己的“交际”,女高中生们为自己的性开放行为起了个似乎体面的名字。

  “援助交际”现象也可能在中国出现,甚至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某些类似的现象,中国社会需要有所警惕和防范。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读到了日本高二女生井上路望写的《十七岁》(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书。路望生于1981年8月17日,日本神奈川县大和市人,高二时因出版此书一举成名。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从日本女中学生自身的角度,真实而准确地剖析了许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诸如校园暴力、厌学、“援助交际”、不想长大成人等等。路望的贡献再一次证明了,青少年才是青少年问题的第一专家。路望写作此书时虽然只是高二学生,但由于是日本女中学生的一员,她写出的许多细节与思考,是绝大部分专家学者难以企及的。

  路望写的自序很简短,却是全书的纲领与宣言。第一句话就描写出了自己鲜明的形象:“我是‘如今的女高中生’。超短裙加松垮的过膝白套袜,眉毛修得整整齐齐,看场合,有时还化化妆”。她也曾惊讶于自己的变化,因为自己初中时“可不想变成那样”,升入高中没多久却变成了“如今的女高中生”。她悟出了变化的原因在于:“如果不这样变,就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她甚至发现“一旦穿上就脱不下的超短裙,别说不会不习惯它太短,反而是渐渐地陷入‘那个世界’,并且似乎从中感到了自我”。实际上,这正是群体社会化的典型反映。也就是说,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而言,同伴群体的影响力开始超过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力。

  路望的《十七岁》可以称为日本多数中学生的代言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社会对成年人的批判。她说:“跟我一样,‘如今的女高中生’也好,‘野姑娘’也好,看上去大家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但都是成年人造出的玩偶,不是实物,要知道造出这些玩偶的可是成年人。”

  路望专门写了“援助交际”一节。她写道:“社会上的人都认为,女高中生们是因为想要那些名牌产品和衣服,所以出卖自己的肉体”,实质上,“‘援助交际’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那么些成年人需要它,另外,那些随随便便就可以接受‘援助交际’的女孩子们,不也是成年人教育出来的吗?总之,责任在成年人那里,这一点我是毫不怀疑的”。“不是经常说到‘人权’、‘人格’什么的吗?可是,将孩子们当成商品的不正是成年人吗?”

  读过《十七岁》一书,我时常在想,出现了井上路望,真是日本的幸事,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幸事。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近些年来,日本社会对年轻人的否定性倾向是日趋严重的,“如今的女高中生”就是一个否定的流行语。路望的出现尤其是她的书成为畅销书,似乎标志着日本青少年开始反思。

  路望的书并非是专门谈性或“援助交际”问题的,而是全方位地展示了她17年来的成长历程。相比较而言,路望最让人难忘的经历,居然是从小学到中学,她连续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而教师的失职失爱也让她备受挫折。

  中国的教育正处于巨变之中,我多么想看到,能有一些中国的中学生,像井上路望这样拿起笔来,记录并剖析自己的成长经历。虽然,中国已涌现出许多少年作家,但似乎太多了一些虚构,太少了一些纪实,这是一个缺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