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级点心高级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00:09  南方都市报

  

高级点心高级糖

  旧年旧词

  林野王专栏

  例句:北极熊,中山狼,高级点心高级糖,儿媳妇变成丈母娘。丈母娘的裹脚三千丈,丈丈都是好文章。七六五四三二一,人人头上插红旗,八亿人口八个戏,刀来米伐嫂拉稀。

  ―――儿歌

  如今的中国社会,生活物资丰富,所紧缺者,唯有房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上世纪80年代,生活的重心是家用电器,70年代,是“三大件”,而在60年代,则是高级点心高级糖。

  高级点心高级糖,初始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城市人口的生活,实行配给制,每人每月的定额是肉二两、鸡蛋一枚、粮食28斤,有肉票、蛋票和粮食票,凭票领取。另外每个家庭还有一个副食本,糖之类的副食品,凭本购买,定额分配,比如糕点(核桃酥之类)每户每月一斤。除此之外的点心、糖果,高出过往价格十余倍,比如糖果5元钱一斤,点心20元一斤。

  在这之外,中国还实行干部补贴制度,正式形成一个清晰的、等级分别的官僚阶层。据韦君宜《思痛录》:“补贴办法是十七级以上的每人每月糖一斤、豆一斤,十三级以上的每人每月肉二斤、蛋二斤,九级以上的每人每月肉四斤、蛋二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按照干部级别发放的“高级点心票”,定价5元钱一斤的糖果,凭票只需五六毛钱。全国各地普遍流传的“高级点心高级糖”的童谣,就在此时开始流传,所谓的高级,其实不过是水果糖、核桃酥之类。

  韦君宜《思痛录》记录了“高级点心高级糖”的一个版本:“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食堂没有高级饭,高级老头上医院。医院没有高级药,气得老头要上吊。上吊没有高级绳,气得老头肚子疼。”

  这个版本比较文雅,各地广泛流传的各种版本,则粗俗了很多,多和屎尿关联,童言无忌,却是民心的反映。以下谨录几则: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老太太,吃白菜,下午放屁好凉快。

  高级的点心高级糖,高级的老头上茅房,茅房没有高级灯,吓得老头掉茅坑。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没带高级纸,一擦擦了一手屎。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茅房有个黑袜子,吓得老头尿裤子。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婆上茅房。茅房没点灯,掉进茅厕坑。与大粪做斗争,英勇地牺牲。

  卡尔维诺有一篇荒诞的小说,《蛋糕店盗窃案》,三个饥肠辘辘的人冲进蛋糕店,吃得惊天地泣鬼神。据说,1960年的冬天,一个中年人夜晚潜入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偷吃了三斤点心,口渴喝水,胀死在案发现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