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关公何以又战秦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08:15  大众网-大众日报

  近年来,不时听到或看到“弘扬国粹,振兴京剧”的话题,于是我这个门外汉也有些心动,也想领略一下京剧的韵味儿。

  元月5日晚,我把电视调到了中央台戏剧频道。巧得很,只见荧屏上闪现出了“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演出”的横标,舞台上刚开始演出名剧《蔺相如》呢。扮演蔺相如的是著名须生于魁智,那几句唱听起来如行云流水,流畅而自然,很够味儿。不过接下来闪出的一个近镜头我却觉得不对劲儿了:原来在蔺相爷的厅堂正中,摆放着一扇屏风,中间是一幅横框长方形的山水画,左右各有一幅镶框的楹联。也许是我少见多怪,我怀疑:战国时代有这般格式的摆设么?就在此时,又闪出一个近镜头,这回我看清了,原来楹联上是用今草书写的唐人杜牧的诗,右侧的是《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左侧的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哇!这就玄了:你蔺相爷可以在渑池会上逼秦王击缶,也可以完璧归赵,但你有何能耐把一千多年后才出娘胎的唐人杜牧的诗题在你的厅堂上呢!首创今草的草圣张芝比您也晚生四百年左右,你那时代又何来今草呢?总之,这件事不免使人想起了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关公战秦琼》,但侯先生说那是被当年独霸山东的军阀韩复榘的爹“逼”出来的。请问,你蔺相爷这段“佳话”该如何解释呢?

  我想起来了:就在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曾隆重推出京剧票友大赛,参赛的票友居然下至四岁的娃娃上至84岁的老者,不论彩扮也好,清唱也好,其唱念做打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故而观众掌声四起,笑声不断。此足可说明,经过二百多年众多大师的心血滋润和精雕细刻,京剧被赋予了较深的文化内涵,较强的艺术魅力,并且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这个群众基础打得并不牢靠,因为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曾出现过文化断层,这个断层导致三四代人在传统文化知识上贮备不足,文化上出现“缺氧”现象。我们需要一个过程来弥补,这个过程是必要的,花多大力气都值得。要不然,缺氧的文化,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是,话好说,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笔者作为一个门外汉,没有能力探讨京剧应如何改革,如何与时俱进,并进而培育出庞大的京剧观众群。在这里,只能表达一点愿望,就是热望每一位京剧演员、乐师和剧务工作者,一定要加强文化素养,养成严谨的作风,切切不可再闹出类似《关公战秦琼》的“佳话”来。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