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电影热衷拍奥斯汀的作品 因满足美国人崇英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7: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6日电 近年,不少电影以奥斯汀的作品为题材,使得奥斯汀已经成为一个品牌。

  据《新闻周刊 中文月刊》报道,在改编作品、搭卖广告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数量方面,简•奥斯汀也许无法与莎士比亚或狄更斯,当然还有《圣经》相比。在英国查塔姆有一个狄更斯主题公园,而以奥斯汀为主题的“潘布鲁克公园”却只存在于一部名为《奥斯汀世界》的女性小说里。作者香侬•黑尔在小说的作者手记中称自己是“奥斯汀的铁杆粉丝以及穿马裤男士的仰慕者”。黑尔小说中的女主角是一名像电视连续剧《欲望都市》里的职业女性,她留不住男友,而且非常迷恋达西先生。噢,那不是“真正”的达西先生,而是 BBC 的《傲慢与偏见》中科林•费思所饰演的那个。

  去年,英国女演员埃玛•韦伯斯特推出了名为《迷失于奥斯汀:创造你的简•奥斯汀冒险经历》的作品互动游戏。游戏的主角就是你(“很艰难,因为你放弃了布兰登上校,回到龙堡的家……”)。你的任务是“既要谨慎,又要为了爱情而结婚”。说到创造自己的简•奥斯汀冒险经历,电影《成为简•奥斯汀》讲述了一个关于 20 岁的简(媒体称她为“新兴作家”,由安妮•海瑟薇扮演)和反叛不羁的年轻律师(詹姆斯•麦卡沃伊扮演)之间伊丽莎白/达西式的爱情故事。一篇评论把片中的简比作布丽奇特•琼斯,但这样比较并非不敬:布丽奇特本人也像是奥斯汀笔下的女主人公。

  奥斯汀是 2007 年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公认的伟大小说家,常常成为书籍和影片的主角,但又像是和我们去同一家店做指甲的平凡女孩子。几个世纪以前,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到现在,他们虽然依旧为人们所熟知,却已成为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学圣人。但奥斯汀已成为了我们同时代的人。如果在巴诺书店里看到她的书被陈列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朱利安•巴恩斯的作品之间,相信没有人会感到惊讶;如果星巴克想在 CD 以外增加一些图书,你可以想到《傲慢与偏见》会是第一选择。和诺拉•琼斯一样,奥斯汀像是为中产阶层提供了一种高品位的娱乐。就像宝马、普拉达和玛莎•斯图尔特一样,她现在是一个品牌。

  为什么是她?又为什么是在美国呢?我们从最显而易见的方面来看看。奥斯汀满足了美国人固有的崇英情结,以及对贵族的执意痴迷。在这方面,她创造了英国摄政时代版本的灰姑娘故事,而灰姑娘故事本身就是女性小说的最早期作品,以及有关阶层、婚姻,甚至婚礼的核心寓言 ── 每一个灰姑娘式的故事,包括奥斯汀的小说必然在男女主人公结婚的时候而完结。最显而易见的是,她是历史上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她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让你拿起书就放不下;人物的对话也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你仿佛亲耳听到他们在讲话;她笔下的人物和莎士比亚或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栩栩如生,却又各具特色:忧郁的伍德豪斯先生,爱说闲话的詹宁斯太太,专横到滑稽程度的凯瑟琳•德波夫人,以及傻乎乎到极点的约翰•米德尔顿爵士、罗伯特•费拉斯和克林斯牧师。

  那为什么是现在呢?通过近几年新拍的奥斯汀作品的电影:《爱玛》、《理智与情感》、精彩的《劝导》和改头换面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奥斯汀小说里的范妮•普莱斯在电影里成了一个爱好户外活动的女孩和“新兴作家”),奥斯汀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她作品中的主题 ── 从求爱到结婚 ── 在 2000 年代这个社会相对保守的时期有着强烈的共鸣。更甚者是,奥斯汀笔下的世界已经成为了美国梦 ── 至少是广告商和娱乐业的梦。奥斯汀塑造的井然有序的世界,具备一种奥古斯都时代的平衡性和理性,而这是我们在听够了每天的新闻后想退隐到的地方。

  奥斯汀现在已被汤姆•伍尔夫等怀旧人士奉为典范:她是适合所有人胃口的小说家,给学者留下纷繁复杂的文学讨论话题,给普罗大众良好的读物,并且给势利小人以迎头痛击。但如果仔细审视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它们更多地充斥着阴郁灰暗,而不是令人迷醉的色调:她笔下的人物孤立于自己的思想中,困在有限的空间里,每日被迫和一小撮自己永远都不会完全信任的人打交道,包括他们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一个女主人公会和知己分享一切,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在她的作品里,求爱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严肃事情:一旦没能找到理想的丈夫,就会变得很可怜,或者要嫁给一个无法忍受的人,或者因私情或通奸而被逐出这个值得怀疑的伊甸园,甚至死去。

  为了平衡这种阴郁灰暗的色调,奥斯汀充分运用了智慧、幽默、浪漫爱情等元素,最突出的是她那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感 ── 学者对此做了很多分析,而普通读者也在潜意识中有所感知。娱乐、广告、职业运动、八卦业、电子游戏和数字信息的洪流似乎要把这种阴郁色彩抹去,或至少用热闹来淹没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文学却在试图寻找塞缪尔•贝克特所称的“一种容纳混乱的形式”── 思维内外有关生活的痛苦和混乱。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奥斯汀就像是文学界的时装配饰,而假如贝克特的崇拜者因为这种看法而忽视她,那么会怎样呢?天不会塌,书也会照卖,但是文化却会慢慢地倒退,而且最有水准的读者永远都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A life in FILMS张扬从 1997 年的处女片《爱情麻辣汤》到 2001 年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再到 2007 年的《落叶归根》,张扬的人文情怀引起了中国乃至国际的注意力。以叙说生活中的柔情见长的张扬在这里回顾了几部让他自己感动的影片。1。《木履树》艾玛诺欧密(意大利)用最平易,最现实的手法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复杂的情节,都是丰富的生活细节,看了却让人有很多回味。2。《地下》库斯图里卡(法国,南斯拉夫, 德国,匈牙利)一个政治与时代的寓言,却如此的荒诞与幽默。充满了神奇的想像力与超强的个人风格。3。《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日本)平易到家的手法,却触到了人最本质的一些情感,让人感动。4。《七武士》黑泽明(日本)一个简单的事件,却拍的丝丝入扣。人物个性鲜明,没有什么技巧。手法平实但显得非常大气。5。《童年往事》侯孝贤(台湾)长镜头的运用,增加了生活过程的真实性。充满情感,却很克制,让我们冷静地去看我们的生活,同样获得了感动。还没看但是肯定要看的:想看库斯图里卡的下一部电影。 以前很喜欢的,但再看一遍之后感到失望的:好像没有,电影是一种直觉,小时候喜欢的电影,在今天看可能不算好电影,但在个人心目中,它还会是你喜欢的电影。

斯汀吧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