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打铜街·道门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03:09  华龙网-重庆商报

  □文是之

  重庆渝中区境东南部,有两条名儿取得很有特征的街道,这就是打铜街与道门口。说名儿有特征,是因为这两条街名透发出来的旧时风貌令人平生遐想。更有趣的是,一俗一雅,一官一民,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竟然毗邻相处,牵连一气,历经沧桑,至今犹存。这倒是值得聊述一二的。

  打铜街,东起陕西路,北交新华路、民族路,是一条长0.18公里、车行道宽7米的短街。说具体点,从小什字十字路口下行,与道门口、陕西路相交的那条坡度较大的短街,那就是打铜街了。

  与打铜街在小什字相交的还有一条打铁街,原分段名双土地、绝龙吟、打铁街,后来三条短街合并为一,统称叫做打铁街。抗战时打铁街纳入中正路,1950年改为新华路,如今从小什字到重庆二十五中这段斜坡路段,就是旧时的打铁街。

  明清时期,重庆城内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铜铁,铁锅、铜盆、铜锁、铁锁、铜镜子、铜帐钩……甚至连刀剪火盆诸物,哪一样不都与铜铁有关联。既然百姓生活所需,从事铜铁打造的铜匠、铁匠,开店设铺,也就应运而生,铜作业、铁作业相聚集中的街道,以手工业命名,习称打铜街、打铁街。

  打铜街、打铁街,旧时每个城市都有,成都城内至今仍保留着一条打铜街,而且还有东打铜街、西打铜街之分呢!重庆的打铜街是民间一景,全是下里巴人往返之地,清朝末年,短短不足二百米的这条街道两边,以打铜器为业的店铺摊点少说也有上百家。奇巧的是,小摊云集,百姓常去的打铜街,其中段与道门口紧密相接,“道门口”是街名,为何称“道门口”呢?

  “道门口”,是因川东道署而得名的。“道”是古代的一种职官名称,是地方省与府、州之间的高级行政长官,准确地说:是省里派往地方行政区域的特设机构。清代,“道”这级行政长官称“道员”,或称“道台”。民国初年,改称“道尹”,为正四品官。川东道署,民间习称“道台衙门”。

  川东道署,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整座衙门坐北朝南,依山面江,出东辕门经陕西街遥对朝天门,出西辕门过城隍庙直抵状元桥街(今解放东路起点),道署背面开有便门,可直上打铁街(今新华路)。今天的省轮公司、道门口那一大片区域,全在当年的川东道署大院内,占地可谓十分宽阔。

  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王朝垮台,川东道台衙门亦被蜀军政府行政部占用。民国以来,重庆府治消亡了,川东道还存活着,一直到1930年,“道”这级行政机构才终被废弃。1924年至1925年间,四川军阀邓锡侯、赖心辉先后出任四川省长,川东道署旧址即省长驻地。1926年,四川善后督办刘湘辟川东道大院为第一模范市场,高墙大院,悉尽拆除,修路开道,兴商利市,一条回形街道,豁然展现开来。

  自从第一模范市场开张以来,原来川东道署周围的陕西街、莲花街、状元桥、大什字、小什字等长街短巷,因打铜街上下贯通,上下半城融为一体了。川东道署东辕门前的那条街,旧称“道门口”,新辟回字形街道建成后,保留旧习,仍称“道门口”,意思就是指川东道台衙门前的这条街道。

  打铜街、道门口,距繁华闹市陕西街近在咫尺,这块黄金宝地,吸引不少金融业纷纷迁来。1930年川康殖业银行新楼在打铜街建成开业。1934年四川省银行请来重庆有名的洪发利机器厂勘测地基,在道门口买地兴市。1936年交通银行欧式大楼屹立于打铜街上,抗战爆发,中央银行等国家银行以及各省地方银行、商业钱庄纷纷迁此,道门口、打铜街连同中正路(今新华路),遂成为银行、钱庄集中地,全国金融中心便这样形成了。

  市场繁荣,银行林立的道门口、打铜街,人们给它取了个美名:抗战时期中国的“华尔街”。上世纪四十年代,重庆城有名的“圆圆舞厅”在打铜街萌生,道门口的新民电影院,银行公会的“银社”更是有名。抗战时期的“银社”是进步剧人公开演出的场地,中国电影、话剧史上的一代精英人物,常出没“银社”礼堂,铸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三百多年过去了,道门口、打铜街昔日的风貌大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铜街上还闻敲打白铁铜器的叮咚声响,如今岁月变迁,这一切全留在人们记忆中了。打铜街、道门口,一座城市的繁荣辉煌演变,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