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中毒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23:08  金羊网-新快报

  

村上春树中毒症

  ■沙都 自由职业

  村上春树风行神州的时候,我曾想,这代“村上下的蛋”什么时候正式出壳?其实很快。创造从模仿起步,那么模仿之后呢?这是我们要想的问题,而大量同质化的模仿,带来的又是什么? ●编者按

  坦率地讲,保罗·奥斯特是一个合格并且优秀的畅销小说家,我喜欢他,就像喜欢吃麦当劳的汉堡,它那流畅而谦逊的口感和奥斯特的小说,都曾让我无怨无悔地消磨过某些晚餐时光。

  第一次看见孔亚雷这个名字,是在去年8月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奥斯特长篇小说《幻影书》的封面上,他是译者。《幻影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翻译得似乎没大毛病,但很平,带有某种小资们会非常喜欢的语感。我以为这是奥斯特的风格所致,但翻到书的第280页,我被震撼了。

  第280页是附录,收有译者的翻译笔记。开篇即是:“我在一家常去的小咖啡馆里翻译完了小说的最后一句……咖啡馆里只有我一个顾客,四下荡漾着玛芮安娜·费思芙尔苍老的歌声。”我心想,坏了,自己要么得去找台版译本,要么得干脆去读《幻影书》的原著。

  玛芮安娜·费思芙尔(Marianne Faithfull),上世纪40年代出道,因吸毒毁了嗓子,复出后的乐风多属柔美舒缓的心情小品,类似现在比较知名的Suzanne Vega。至于咖啡馆,大致不会有上世纪20年代巴黎左岸那种激发文学活力的创作气氛。如果说环境对于创作确有影响的话,播放哼哼唧唧的小情调音乐的徘徊在行将倒闭边缘的咖啡馆,是文学翻译的良好场所?如果说奥斯特甘愿停留在小资作家行列的话,那么假使他知道孔亚雷君的翻译习惯,按照古龙的话来说,“非他妈的感动得热泪长流不可”。

  关于小资的定义,伟大的百度这一次态度很坚决:“近些年,‘小资’往往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成为颓废情绪的象征。小资者不思进取,不考虑国家大事,只是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小资’是一种腐朽的生活方式。”又:“小资文学关键词:海明威、福克纳、马尔克斯、卡夫卡、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昆德拉、村上春树、徐志摩、曹雪芹等。”在孔亚雷君的个人文学清单上:海明威、卡尔维诺、村上春树、博尔赫斯赫然在列(《幻影书》第281页)。联系到玛芮安娜和咖啡馆,再据传孔亚雷君长发,清瘦,曾组织文艺社团“淘米社”……种种迹象,令我无法在他和小资之间做很好的区分。不幸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但凡一个人觉得自己有点文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和“小资”这个词划清界限。你说一个人很小资,等于贬低他的智力,虽然潘越云说过,小资不是一种罪过。

  无论如何,这篇附录令我深深地记住了孔亚雷君。

  再见到孔亚雷这个名字,是在一本小说的封面上。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黑皮精装,装帧颇为考究。这类待遇,很多前辈文学大师未必能有。而该小说的作者就是孔亚雷君。

  我买下这本小说,纯属强烈的好奇心作祟,想知道孔亚雷君是否在自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本书的书名无论是中文或英文结构(《不失者》,non-loser),都属于生硬造词(这也让我彻底怀疑作者的翻译水平)。该书讲述一位上班族,突然遭遇了一系列奇异事件,人生发生重大转折,至于结局,套句小资们一度喜爱的作家波伏瓦的话说:“人都是要死的。”当然,主角没死,死的是主角身上很多据说很珍贵的东西,比如自我、爱情、理想等等。这是一则都市寓言,我们姑且这么说吧。

  这部小说再一次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孔亚雷君对于村上春树小说的模仿,已经达到了,按照著名的村上译者林少华所言——“形神兼备”——的程度。其实,准确地说,是对林少华所译的村上春树模仿得形神兼备,难怪林先生对孔君推崇备至。相信所有看过村上的读者会和我一样惊讶,孔亚雷君很懂得,要营造出村上笔下的都市感觉,最重要的莫过于时不时地铺陈一些物质元素,要喝咖啡和加冰的威士忌,听格伦·古尔德弹奏巴赫,读陀斯妥耶夫斯基,并且热爱烹饪、打篮球和跑步。小说彻底借用了村上春树笔下的现代西方都市生活,从语感到画面,读者基本上看不出作者的汉语背景——当然也是有的,村上笔下的主人公煮意大利面,孔亚雷君的主角则热爱土豆烧牛肉。

  除此之外,小说的结构也颇为神奇,具有后现代风格。从电影评论的角度来说,能力拙劣的导演总会表现出对故事的驾驭不足,比如,他们在开头让剧中出现了一把枪、一个人,然后,人和枪要么是仓惶退场,仿佛走错了舞台,要么是凭空消失,再也没有下文。在孔亚雷君的小说里,不乏这样的事例,比如配角之一红兔,比如一群在山中消失的士兵,甚至包括主角本人,一路行来,境遇凄惨倒未必,因为随时会有美女投怀送抱,麻烦的是疲于奔命,不断地和毫无意义又动辄消失的对象打交道,想死都死不痛快。

  孔亚雷君也许会说,这就是人类生活的荒谬性。

  听说这部小说是孔亚雷君在5年前,大约28岁时毅然辞职,闭门5个月所作而成。一时找不到卖家,直到借了翻译奥斯特的东风,小说才得以见天日。5年前还正是村上风靡的时候,此外孔君也还年轻,可以理解小说的破绽百出。但以常理推断,一般人回顾早年,往往因当时年少无知有羞愧之感,何以孔亚雷君对时光倒流如此坦然无惧?看完这本小说,我对保罗·奥斯特以及村上春树的兴趣已然蒙上阴影,但对孔亚雷君,我依然殷殷期望:在自恋过气的时代,孔亚雷君能够将如此纯正的自恋保持多久?

  《不失者》

  孔亚雷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定价:35.00

新闻排行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