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娱 >> 记 录北京城志:王军《城记》到《采访本上的城市》http://www.thefirst.cn/2008-11-3 12:48:15
Because of , readers are now more familiar with Wang Jun. The book has made Wang Jun a lot busier than before.is perhaps a conclusion to a period, to summarize my achievements during that period, or just change to another angle to think about it. Here are his thoughts. Someone who lovesmight not be able to wait to take the book home, in order to find out what is on his mind, as someone who guards the city with his pen.
■对话
竞报:为什么您特别关注北京城的变迁呢?
王军:我是在1991年大学毕业时参加工作的,这十多年的时间恰恰是北京变化最大的时候,我大学刚毕业就到新华社来写北京的建筑,我住的那个胡同,我住的那个房子,居然是把荣禄的花园给拆掉后,盖了这么一个住宅楼。我突然就发现我脚下这块大地和我从小受的那种教育,教科书里写的那些故事发生了联系。
竞报:您为何先后花了10年时间研究北京?
王军:对于我个人能力来说,我这个时间是没法压缩的,因为我觉得我要走进去,我要有思考,我还要和现实来碰撞。
竞报:这10年来,恰好是北京变化最大的10年,您怎么看待这个变化?
王军:英国古建筑保护先驱威廉·莫里斯有一句话,他说这些建筑决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他们曾经属于我们的祖先,也将属于我们的后代,除非我们把它摧毁,或使它变成假货。我们没有权力任意地处置它,我们只是后人的托管者。所以有时候我也想,我们这一代托管人要尽职,我觉得这是个道德问题。
竞报:与《城记》相比,您的新著《采访本上的城市》风格有所不同。
王军:它既不像报告文学,又不像学术著作。不像报告文学,是因为它有那么多注脚;不像学术著作,是因为它有那么多故事。我对朋友说,如果非要归类,那《城记》就算是一部长篇报道吧,如套用西方的说法,那就是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
竞报:《采访本上的城市》是《城记》的一种延续吗?
王军:《城记》是在宏观层面上展开的叙事,《采访本上的城市》则试图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城记》出版之后,我有两大心愿,一是完成《梁思成传》的写作,二是从财产权与公共政策演变的角度,来探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的危房问题:为什么一个城市在和平发展与经济增长时期,它的细胞——住宅——出现了如此大面积的衰败?这是人类城市史上罕见的现象,很值得研究。
竞报:您如何理解大面积危房的出现?
王军:1950年的时候,北京的危房只有5%,到了1990年的时候变成了50%。所以我经常拿这个数据来问那些区政府的,认为一定要把这些房子拆掉的那些干部。我就问他们,请问哪个皇帝抓过危改工程,哪个皇帝抓过?
竞报:为什么?
王军:说到底,就是以前它的这个住宅的产权是清楚的,它在市场是流通的,流水不腐嘛,后来不断地、不断地充公,有很多大量的合法的私房经历了运动,产权也被搞得不清楚了,名义上是别人的,实际上使用的不是别人等等,就搞得没有人能够来修缮它,没有人愿意来爱护它。
竞报:您的著作《城记》中,记录了梁思成、陈占祥先生曾经的规划,今天看来,他们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王军:梁思成逝世前在病榻上讲的那句话:“北京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今天的现实无一不被梁思成言中,虽然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竞报:您的新书的名字叫《采访本上的城市》,您希望通过这个题目表达什么?
王军:我手捧采访本踏访一个又一个城市,写下一篇又一篇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我完成了《采访本上的城市》,取这样的书名,是因为它代表了我的一种生存状态——拿着采访本到城市里去。这本书使压在我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它只想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或者不成为一个城市?取这样的书名,只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我的采访本是神圣的,我要给自己打打气。 竞报记者陈辉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