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尘缘片羽识周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1:44  云南日报

  记得以前在家乡街上,多次见到周霖先生走过,那时他是丽江的副县长,在我们小孩眼中是个很大的官了。但我还记得他衣着朴素,言谈举止就是个我们常见的纳西大伯的模样,但风度儒雅,气质不凡,特别印象深的是几缕美须看去很有风度,像我们在电影上见过的仙人。一路上,人们恭敬地称呼他“周老师”!他也一路和蔼地和乡亲打着招呼,那时我们都知道他是纳西人的大画家,我的邻居回族画家哈三常常和我讲到他如何向周霖学画的事,一脸景仰。纳西族杰出的中年画家木基新也常常和我谈论过周霖的画,激赏钦慕之词,溢于言表。

  在丽江,我常常听师长们讲起,周霖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绘画作品,在1962年就当选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年在昆明就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当时随同刘少奇主席访问南亚四国归来的诗人、政治家陈毅副总理和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后任文化部长)、也是著名画家的黄镇等人的激赏。1963年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中国第一流画家叶浅予、王雪涛、吴作人等人的很高赞誉;郭沫若看画展后当场题诗相赠。周霖创下了中国美术馆落成后在这里举办个人画展的第一人、云南画家进京办个人画展的第一人;还有全国少数民族画家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的第一人。是当时在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少数民族画家。

  我少年时,丽江古城的很多年轻人有一个普遍的爱好就是吹拉弹唱,我在读初中时就学拉胡琴、小提琴等,不论是月明星稀或是雨雪霏霏之夜,都喜欢与伙伴们相聚在一起演奏歌唱。有一首周霖在1946年为欢庆

抗日战争胜利而填词的丽江古乐《到春来》,是我们当时最爱演奏和歌唱的曲子之一,我至今还能吟唱其中内容:“春回边荒,金沙江上波光碧,玉龙皎洁映朝阳,杨柳绿,百花香;人们腾欢笑,庆祝胜利闹洋洋。多难兴邦,忧乐关头需共计;痛定思痛,大家莫健忘;八年抗战真不易,几千万人的鲜血,换来了元宵灯烛辉煌!”

  1966年,“文革”浩劫也来到了丽江这个边城,听说周霖先生受了很大的磨难,最后中风,行动困难。但他后来还坚持用左手作画,画作逐渐形成一种古拙之美。可惜一代丹青大家,在“文革”余音已尽,“四人帮”垮台之时,却不幸悄然病逝,纳西画魂,过早离去,千秋遗恨,雪山黯然。

  后来我读了大学,在和赵银棠老师、周善甫先生等丽江前辈学者的交往中,逐渐听到了周霖先生更多的佳话,其中他和一些文士在丽江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情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83年我去西德科隆大学研究故乡文化,翌年与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麽些先生”李霖灿先生联系上了,他万里来函,在信中就提到了周霖、周凡兄弟的事情,可能是有所耳闻,他在1987年11月20日的来信中说:“周霖(慰苍)据说已归道山,今生今世,希望还能再遇到几个当日的友人一话平生。”我写信告诉他,周霖之弟周善甫先生和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女士尚健在。他大为高兴,委托我回国时专程向周善甫先生以及周霖先生的后人问候,并寄来一本他写的《艺术欣赏与人生》,要我回国时面交赵银棠老师,他知道这位纳西才女一生酷爱艺术。

  后来我从与李霖灿先生的书信往来和他赠我的书中得知,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丽江时,与周霖、周凡两兄弟过从甚密,有过乐山乐水,诗画唱酬的难忘交游,亦曾一起临摹白沙壁画。他每次下乡调研归来,总要被周霖相约到丽江的某个寺庙住上一段时间。李霖灿在写于1991年的《画家有深眷,月下玉龙山》一文中说:

  “在这一条名符其实的玉河之上,有我好友周慰苍兄(即周霖)的船斋(原名观我轩),小轩伸入河上六七尺,窗明几净,我曾有诗曰:‘船斋借我游仙枕,好放江南入梦程。’可以想见其高致。慰苍兄善画,曾在一九三八年,先我而登雪山看杜鹃,为雪社书画之中柱;其弟善甫,书法名世,今日尚时有信来保有他弟兄俩登玉龙山之俪影照片。一谈到丽城,便有无穷文思‘剪不断’也。”

  记得周霖的弟弟周善甫先生在《重上云杉坪》一文中,曾写过当年他兄弟俩和李霖灿先生骑马穿过林海,终于来到云杉坪时的情景:“身入这样庄严壮丽的自然宫阙,大家先是愕然一怔,随即就都疯开来:哥哥(周霖)先跪了下去,匍匐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放声呜咽;我和霖灿则翻筋斗,立蜻蜓,遍地打滚;而(李)晨岚则着迷发呆,坐下来‘阿!’个没了。”

  从这描述里,周霖那痴迷山水且能领略山水精神的艺术家情性,触手可摸。

  以我观之,周霖先生有非凡的艺术才情,有超迈高远的艺术追求和一种淳厚的真性情,因此善丹青而无画匠之气,能赋诗而无斧凿之痕。其画作空灵清新,自成一格。他的艺术功力和才情不仅仅见于他的画,也从他的诗里泻韵而出,比如他在和赵银棠唱和的《赏菊次玉生韵》中有句曰:“群芳摇落后,傲骨独金秋。白露涵高洁,苍松结匹俦。”他为友人《山间虎啸图》题诗:“自古英雄冒险艰,世途历尽始还山;胸中多少不平事,都在回头一啸间。”气势沉雄苍劲,风骨毕现。

  他的诸多杰出画作后来在北京和昆明等地广泛被伟人高士、骚人墨客所青睐激赏,虽不乏时运,但主要凭借的是其卓绝不凡、摄人心魄的艺术才情和功力。可惜十年浩劫,毁了一代纳西才人!

  早就听说周霖的外孙、我的朋友和品正在写周霖的传记。如今闻说此书已经以《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为书名问世,甚为之高兴。(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杨福泉(云南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