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画家将军敬庭尧走“艺术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6:59  沈阳网-沈阳晚报

  

画家将军敬庭尧走“艺术长征”

  

画家将军敬庭尧走“艺术长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一首千古佳作,看到敬庭尧在沈阳举办的“从雪域走来——敬庭尧绘画艺术展”,让我想起这首诗,忍不住为陈子昂的这位四川射洪县同乡叫好,大概是承接蜀地文人的灵气,敬庭尧走笔西藏的魄力和实力,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符号而被人们记住,大有“前不见古人”之势,更是让后来者顶礼膜拜。本报记者 盖云飞

  二十年入藏是“艺术长征”

  敬庭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专职画家,《重逢》《长夜》等画作也为他博得了“画家将军”的美誉。敬庭尧曾在辽宁度过20年的军旅生涯,上世纪80年代,他去唐古拉山的兵站采风,因为缺氧的关系,晚上他根本睡不着觉,半夜的时候他听见门口有人在说话,出去一看是一群战士,战士们说想看他画画,敬庭尧答应了,兵站20多人全来了,有的战士还挂着输液瓶,让他十分感动。接下来的采风,他对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敬庭尧说,“当我到达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时,只觉得心灵得以洗礼,一切功名利禄都显得那么庸俗。”20年间,敬庭尧曾30余次深入藏区,用自己的方式去亲近西藏,虽然曾经被藏獒围攻,翻车遇到危险,甚至饿昏在藏区,但是敬庭尧从未因此而退缩。这段西藏的文化苦旅可以说是他艺术生涯中一段难忘的“长征”。

  “西藏风骨”展现高原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历来是中国绘画所遵循的创作之路,敬庭尧深谙此道,他一次次行走在西藏的天路上,寻觅着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在敬庭尧看来,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还原西藏是他的理想。于是他把西洋画的素描技巧很好地融合在中国画的语言里面,创作了与其他西藏题材的画作迥然不同的风格,身处画前,无论是那巨大的头像,还是那“六字箴言”中的手,仿佛每个皱纹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西藏融化了我,我融化了西藏”。这是敬庭尧对自己和西藏关系的一个阐释,这其中有艺术家的执著和使命感,但更多的却是这块神奇的土地赋予艺术家的激情所在。无论是《可可西里》《红河谷》对现实的思索,还是《六字箴言》《飘动的经幡》中对人性的挖掘,西藏的风骨给了画家灵魂的感悟,他的画作不但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震撼。

  “高原之子”承载希望

  敬庭尧说,生活中的西藏是缺氧的,但艺术上却是最好的氧吧,只有在那里才能获得心灵的寄托。正如画家把西藏看做是自己的希望,在西藏,敬庭尧同样是藏民和孩子的希望。在藏区的采风,曲登乡没有小学的历史也因为他而改变。敬庭尧为当地修建了学校、宿舍和食堂。每年的春节他都会去藏区,除了在那里过藏历年,感受西藏文化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他资助的孩子们送去学费、生活费。

  敬庭尧不懂藏语,但在藏区认识他的人非常多,藏民们还亲切地称他为“高原之子”。敬庭尧说,自己的艺术生命是西藏给的,它早就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藏民,西藏给了他博大的胸怀,艺术的源泉和对生命的渴望,他为家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我将把自己剩下的生命过程和艺术实践放在青藏高原。”这是敬庭尧对人生新的设想。明年他准备把自己的画室搬到拉萨,对他而言,“艺术长征”还将继续,他的艺术会在时间的长河中,随着他对生命的感悟而慢慢清晰、深刻、永恒……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