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恨水名著《纸醉金迷》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目前正在BTV影视频道播出。对于剧中的演员,观众普遍认为朱四奶奶的扮演者何赛飞、范宝华的饰演者于和伟非常出色,罗海琼、胡可也不错,对陈好的争议最大。有观众认为她演得非常好,有的观众称她的戏份一点儿也不想看。昨天,该剧导演高希希和编剧王宛平表示,田佩芝这个角色不讨好。陈好本人则认为这个角色给了她很大的表演空间,田佩芝也有善良的地方。
陈好
田佩芝有善良的地方
导演高希希对陈好的表演非常满意,剪完片子后情不自禁地给陈好发了个“陈好,我爱你”的短信。正是基于这次合作,高希希才钦点陈好出演新版《三国》中的貂蝉一角。编剧王宛平也称,陈好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她演这个角色应该是适合的,“但这个角色显然是不讨好的,在原著中她就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反面人物。剧本已给了她很多行为理由,但无论如何,这个撒谎眼睛都不眨、爱赌爱钱又虚荣的女人在中国人眼中是很难谅解的。所以能演好这个角色真的不易,无论谁演都一样。”
拒绝再演万人迷
陈好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她认为田佩芝身上也有善良的地方,也有母性的光辉,只是她没有别的能力,只能用非常可怜、可悲的方式来实现梦想。“比如她变成交际花后,还把钱给了要饭的;比如她对自己孩子的爱,她不希望孩子重蹈她的覆辙,还过那么穷酸的生活,她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陈好认为田佩芝的命运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她没有做什么特别十恶不赦的事,她没有杀过人,没有放过火,她就是非常现实的。那个年代让她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陈好说,田佩芝这个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演起来特别过瘾,“我可以把她的清纯、善良、成熟、世故等很多侧面展现出来,很多戏都给不了演员这么大的表演空间。”不过有观众表示,还能在田佩芝身上看到万人迷的影子。对此,陈好说,可能是万人迷这个角色“太扎根”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任何不知名的演员都是从一个角色开始的。“但是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怎么选择,我觉得这要靠演员自己。万人迷之后,我再也没有演过像万人迷那样的角色,虽然有很多邀请,但我都拒绝了,我不想让自己定型,也不想重复。”陈好认为,演员一辈子演很多角色,能被记住的不会超过十个,“我希望田佩芝是第二个,之后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自掏腰包做旗袍
为塑造好田佩芝这个角色,陈好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剧中很多旗袍都是她自己花钱做的。“当时每个部门都是有预算的,我和导演讨论的时候,就提出来多做几件旗袍,多做的部分我自己来承担,我不希望给别人增添负担。”陈好说她有旗袍情结,“我之前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去展现这种情结,田佩芝这个人物很合适,旗袍是那个年代抹不掉的、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线,如果能把旗袍穿好了可以让观众体会到那个年代的特征。”
于和伟
把范宝华演成纯爷们
在《纸醉金迷》中,于和伟扮演颇有男人魅力的奸商范宝华。很多观众认为,于和伟将这个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既演出了范宝华奸诈的一面,又将范宝华心中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宝华是魅力男人
剧中,范宝华是田佩芝的情夫,但依然对旧情人袁苑恋恋不舍,并与另外一位交际花东方曼丽关系暧昧。于和伟介绍,他丰富了范宝华对3个女人的情感线,并赋予范宝华很多“纯爷们”的东西,把范宝华从强奸犯变成了魅力男人。他说:“范宝华一生的挚爱是袁苑。在那个年代,娶女大学生为妻是时尚,所以他控制不住自己强奸了袁苑,但他是负责任的,一直想取袁苑为妻。袁苑拒绝他后,他怀着报复心理,胁迫田佩芝当情妇,但他对田佩芝没有真感情。他与东方曼丽的感情也只是儿戏。”有观众质疑,既然范宝华那么爱袁苑,为什么要和田佩芝结婚?于和伟解释说:“因为他是个爷们,他觉得田佩芝整天守着个没用的丈夫,实在太惨了,所以他要帮她。”于和伟在这里设计了一场戏——范宝华提出娶田佩芝,田佩芝不信,范宝华就要当面把一只手剁下来,并说“我范宝华一只手也能养活你!”
贵人相助才有今日
于和伟是辽宁抚顺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没文化不识字,靠卖地瓜为生,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于和伟最小。他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演过4年话剧,2000年开始演电视剧,那时他已32岁。他自认是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幸运,每个人生关键点都遇到贵人相助。经过《历史的天空》三位编剧的联合推荐,于和伟才进入了《历史的天空》剧组,从此成为高希希的御用演员,正在拍摄的新版《三国》是他们的第九次合作,于和伟出演刘备。于和伟透露,他在《历史的天空》剧组时很自卑,“那部剧全是大腕儿,又都跟导演特别熟,我只是编剧推荐进组的,所以平时很自闭,跟谁都不说话”。后来,高希希称赞他心理素质好,才让他有了自信。
邵峰
魏端本越窝囊我越成功
对于剧中的魏端本这个角色,一些观众认为很假,妻子做了那么多龌龊事,自己仍依赖着她,一点骨气都没有,不太符合现实。编剧王宛平解释说:“张恨水原著中魏端本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一个自认为配不上美女老婆的窝囊中年男子,如果说观众无法接受,那只能怪扮演魏端本的演员邵峰太年轻太帅了。两者年龄外貌差距不够大。”
邵峰对自己塑造的这个角色比较满意,但当他把该剧推荐给父亲时,邵爸爸还没看完一集就不乐意了,做出了不看电视的举动,“你演得太窝囊,实在是太憋屈了。我心脏不好,看不了。”原来,老人家看惯了儿子演的阔少爷和大侠,猛地一看这个不够“场面”的角色,一时心理上接受不了。父亲的反应没有影响邵峰的心情,他说:“这说明我确实把这个角色塑造成功了,魏端本就必须窝囊。”
■编剧谈改编
王宛平对“面不改色”没印象
张恨水后人张伍总体上认可电视剧《纸醉金迷》的改编,但在细节上提出了不同意见。张伍说:“我父亲写了很多上层的金融大亨,下层百姓民不聊生的时候,他们在牌桌上却可以很轻易地输掉一家银行,而且面不改色,这些描写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可能是编剧出于某种需要,将不少上层金融大亨人物都去掉了,有点可惜。”
对此,编剧王宛平表示,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张伍说的细节,“我接手剧本非常仓促,是从25集后开始写的。我这部分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且我对银行什么的也不大明白。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当时银行很多,规模并不大,原著中写了一些小银行经理输掉一个银行,也有跳江自杀的。所谓面不改色,我倒没有印象。”
据悉,《纸醉金迷》最初的编剧是杨晓雄,但他没有完成剧本便去世了,王宛平接替他完成了后面的改编工作。王宛平表示,在改编过程中,剧本突出了该剧的警示作用,“‘拜金观’在当今的社会依然普遍,网上流行的女性择偶标准‘有车有房,无爹无娘’,反映出人们对于金钱一如既往的膜拜态度。” 本报记者赵楠楠
■一家之言
谨守心中的贪念
《纸醉金迷》确实拍得不坏,何赛飞、陈好的旗袍,一件比一件穿得袅娜有姿。情节比旗袍更曲折,虽然是烂熟的善恶有报、堕落女性必无好下场、幡然悔悟的交际花变成抗日烈士,但确实让观众看了心里舒服。
这几年,张恨水的戏拍得很多,《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张恨水确实是通俗文学大师,他所有作品的共性是:可看性,情节曲折,俊男美女;主流性,从来不是叛女心声,也不是“为了爱梦一生”的缠绵,更接近于劝世。他笔下,所有爱慕虚荣的女性,一律没有好下场。
田佩芝是《纸醉金迷》里最令人同情的形象,比被强暴的袁苑更令人扼腕。袁苑虽然堕落了,但她曾有过机会复仇,到最后又死在战场上,以血换回清白。田佩芝呢,她糊里糊涂成为人家的抗战夫人(男方已有老婆),糊里糊涂赌博、盗窃、卖身,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陈好还是万人迷,举止带着一股又轻浮又愚蠢的调调,面对镜头,时常头一低,下巴拼命回收,从下往上看人。
轻浮、愚蠢、贪婪……这是女性最容易为自己招致不幸的品质。于是这部作品就有了类似《警世通言》的性质:谨守你心中的贪念,否则你将会走上不归路。(叶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