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蓓佳德国做“朗读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04:41  扬子晚报

  “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实在太少了。其实我在用中文朗读小说时,孩子们都说中文的发音非常有音乐感。” 昨天下午,刚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回来不久的黄蓓佳,向记者讲述了她与德国孩子们的交流。

  黄蓓佳一直是一个提倡该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儿童文学作家,《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主人公、11岁的女孩金铃为了做一个家长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黄蓓佳说,其实她去年4月从瑞士回来后,就特别想讲讲她的许多感受。去年,《我要做好孩子》德语版出版,黄蓓佳被邀请到瑞士小城索洛图恩参加了那里一年一度的世界国际文学节。作为中国唯一的作家被邀请,她被那里的读书气氛所感动,“没想到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对阅读如此热爱,他们自发地举办世界性的文学读书活动已经有30年的历史,被邀请的世界各地的作家都要在活动会场朗读自己的作品,这是他们的传统,因此“文学书屋”成为小城的一场盛会。记得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场朗读会是瑞士总统朗诵他自己写的经济学的书。那种读书的氛围真是好极了。”黄蓓佳对主办者的细致也感到惊讶,主办者给作家们每人做了一个文件夹,住的旅馆内贴着一张表,标注着每天几点到几点你该参加什么样的活动,非常明确。

  今年在德国,黄蓓佳与德国小读者的交流令她更加感慨,“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太少了。其实我在用中文朗读小说时,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觉得中文的发音非常有乐感。”她发现,德国孩子的职业理想并不像中国孩子那么高,比如做一个护理师、美发师或者接待员就是女孩子们的理想,很实在。“我感觉到,我们对孩子们成功的定义要求得是不是太狭隘了,比如我去一些学校开讲座,孩子们的愿望通常都是长大了要当教授、宇航员、工程师……理想都很远大。”

  交流中,黄蓓佳还有一种鲜明的感觉,“我们的孩子们对德国、瑞士的了解比较多,都能说出一些名人,著名的景点。而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很少,但他们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当她说到我们南京有多少高楼大厦,女孩子可以在这里买到全世界最漂亮的衣服时,那些女孩子们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因此,黄蓓佳特别希望我们的艺术创作中能多一些当代的内容,“给别人什么文化信息,别人就感受到什么。过去走出国门的一些电影、小说展示了太多我们曾经落后的一面,对我们的文化传播十分不利。”本报记者 蔡 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