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都市快报读书会本周六举行首期领读人有请刘震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4日03:32  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读书会本周六举行首期领读人有请刘震云
都市快报读书会本周六举行首期领读人有请刘震云

  都市快报读书会本周六举行

  首期领读人有请刘震云

  全民阅读不是义务 是生活 是乐趣

  来和作家一起喝茶聊天,读读书吧

  记者 黄莺

  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他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出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在4月23日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本报和浙江图书馆一起推出“都市快报读书会”活动,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请国内外一流的名家跟读者面对面交流,大家一起喝茶、吃饭、读书、听讲座……届时,你可以从名家那里汲取他们思想的养分,也可以向来自各地的名家介绍杭州,帮他们了解杭州的文化。

  ■活动通告

  刘震云领读 都市快报读书会第一期

  作为都市快报读书会第一期的领读人,我们请来了著名作家刘震云。同时我们将挑选三位读者在4月17日(本周五)这天下午,和他一起去梅家坞喝茶聊天;另外还将挑选三位读者于4月18日(本周六)下午两点,参加在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的、主题为“一句顶一万句”的讲座,并在讲座上进行朗读(内容为自己挑选的刘震云作品中的一段文字)。

  即日起,把您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刘震云的作品,也可以是杭州茶文化等),或者您最喜欢的刘震云作品中的某一段文字,发短信(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至10658307233,格式为“X+空格+内容”)告诉我们。从中我们将选取本期读书会的6位读者嘉宾,并10位幸运读者(分别获得刘震云的最新长篇《一句顶一万句》签名本一本)。

  18日下午讲座的票,即日起可到浙江图书馆免费领取。

  小贴士: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领读人名片

  刘震云

  那个很会编故事的人

  虽然在北京多年,刘震云仍是个有着很明显河南口音的有趣的作家。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流的作家,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被明星化的作家,作品很早就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和冯小刚的合作更是珠联璧合。王朔这样评价他——刘震云是当代小说家里对我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一位。

  其实,在跟冯小刚合作前,他在文学界已经引发震动,《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系列小说,已足以让他的名字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而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后来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面和花朵》等具有探索性质的先锋小说,又让文学界看到了他另外的潜质。进入2000年后,他开始涉足影视圈,除了小说《手机》被冯小刚拍成电影,《我叫刘跃进》也被马俪文改编成电影。

  这个特别的作家还有点特殊的瘾头,那就是喜欢在影视作品里跑龙套,而且颇有喜感。在《甲方乙方》中,他演的情痴一出场就让人发笑,去年在马俪文的电影《桃花运》中,他还演了个前夫,又引发笑声一片。

  如今已经是横跨文学影视两个圈子的大名人,回到河南老家时,他还能跟老乡们打成一片,贩驴的、卖菜的、剃头的、杀猪的,他都有话跟人家聊——在老家的人看来,他就是一个编故事的,“不就是码一些字,编一些段子骗人吗?”

  在北京跟他打过交道的人也都说,刘震云说话做事特别家常。有一次坐车出去,路上车坏了,他不肯抛下司机自己打车走,一定要陪在司机旁边修好车,因为觉得撇下司机是很无情的。在北京做活动时,现场需要砖头压一下桌子上的文件,他会自己跑到墙根去找一块来,不愿意麻烦工作人员。

  这个亲切的人,今年4月,推出最新长篇《一句顶一万句》,首印20万册,讲述了中国人的“百年孤独”——人的一生真的很难找到一个知心朋友,里面就写了家乡磨豆腐的、贩驴的、蒸馒头的、杀猪的一些乡亲们的故事,故事讲得很干净。

  ■背景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

  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今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新华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中国新闻出版报》为此专门发表时评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而信心更是一种气质,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滋润。

  日前,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丰富市民的阅读生活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而在打造品质生活之城的过程中,除了引进人才,也特别关注市民的阅读生活。

  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与剧院、图书馆等密切相关。从1998年浙江图书馆新馆试开放,到去年国庆节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新馆正式向市民全面开放,10年间,杭州市民的公共阅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市民的大书房,市民的公共阅读也变得越来越方便、休闲、时尚和精致。

  好的阅读场所有了,杭州更致力于为市民提供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请余秋雨、余华、韩美林等作家、艺术家来杭州做讲座,让大家近距离与国内一流名家交流。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快报读书会让阅读更多彩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一直是都市快报的办报宗旨,因此,我们在日常报道中,尽最大努力给大家提供最新鲜的新闻,最全面的资讯,最周到的服务,让每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感觉到生活的温暖。而温暖的生活,当然离不开丰富多彩的阅读。一本书就像一扇门,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书籍可以让你温暖,让你充实,增加你前行的力量和信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