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快报读书会第一次开进宁波欧阳应霁的开场白让大家马上有好心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05:33  都市快报

  

快报读书会第一次开进宁波欧阳应霁的开场白让大家马上有好心情
宁波博物馆——欧阳口中的芝麻糖。

  主办单位

  都市快报 都市周报

  协办单位

  杭州图书馆 宁波博物馆

  都市快报读书会第四期

  主题季:生活的智慧

  双城秀:杭州+宁波

  这是欧阳应霁第一次来到宁波,也是快报读书会第一次开进宁波。刚一下车,欧阳先生就被新乡土主义风格的宁波博物馆给震了一下,他站在用回收建筑材料搭建的博物馆面前,沉思了一会,突然笑着回头问:“你看,这个像不像一块芝麻糖?”过了一分钟,他发现墙体中间还有些绿色,他急忙补充说:“嗯,是里面有点海苔的那一种!”

  随即,他决定,要用这个比喻当成宁波读书会现场的开场白,因为这就是爱吃人的想象力。他又有点担心,这样,博物馆会不会不高兴啊?显然,爱吃好玩是天性,这个比喻还是成了开场白,效果绝妙,现场哄堂大笑,笑得很心领神会——那幢由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设计的建筑,方方的瓦爿墙看上去的确有点像芝麻糖。

  于是,欧阳应霁用“气氛轻松”来定义这场宁波读书会。而宁波读者的反馈意见是,这场读书会活动,就和美食是一个道理,让我们大家有个好心情。

  这是明星真心话节目吗?

  宁波博物馆报告厅一共有153个座位,昨天全满。欧阳应霁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宁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宁波味道,现场观众突然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表示愿意当导游。这和杭州的讲座有些不同,进入自由交流阶段后,欧阳好像突然成了一位客人、一位明星,拥有发言权的读者把很多人想问的问题大声地问了出来。

  “欧阳老师,您的头发是染的吗?”“欧阳老师,您是什么星座的?”“欧阳老师,您在宁波要待几天?宁波很好玩,您需要指路牌和地图吗?”

  这不是能在欧阳应霁书里找到的答案,人人都很希望欧阳老师能说出点秘密来。于是,他坦承:头发是遗传,高中的时候,额头就有三根白发,这十几年,头发白多了;星座是射手座(马上下面就有读者跳起来说,我们就猜是射手座,因为只有射手座才那么爱吃爱玩爱自由爱旅行);宁波上午来晚上走,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来……

  话筒自由传递,抢到话筒不容易,但是有位小姑娘就大大方方站起来说,不想问问题,就想给欧阳老师当宁波指路牌,这次没时间不要紧。她蹬蹬蹬跑上台去,双手递上张名片,说下次有机会。

  问欧阳老师是什么星座的女孩子,开场白是这样的:欧阳老师,我有个朋友开了家饭店,咨询我应该取什么名字,我马上就建议他取名“半饱”(欧阳应霁有一本书名字叫做《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结果宁波真的有了一家叫做“半饱主义”的饭店。想想看,欧阳应霁怎么能拒绝回答她的问题呢。

  这是美食家的同行切磋会吗?

  昨天现场应该算是宁波美食写手的聚集地,有个王小姐说自己算是同行(宁波某吃喝玩乐网站的编辑),写美食半年多了,一开始觉得自己的味觉很宽容,可吃了两百五六十家饭店后,越吃越刁,写食评也越来越困惑:相似的菜要怎么才能用不同的词语来区别,怎么才能给读者最客观的建议。

  问题提出,欧阳应霁马上深有同感,“我现在也是越写越困惑,钻入太深,不知道怎么跳出来。”他说,“这个时候,你需要搞清楚的是,你到底是写给一般人看的,还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搞清楚受众,再决定深度和广度,写给喜欢吃的人看,不妨放轻松。”

  “自己不过是个馋嘴的食客而已。”欧阳应霁给同行的建议是要认清楚自己,不要以为自己给出的就是终极答案,无非是在过程中给出个线索。有时候不妨多比较,比如宁波是港口,写宁波美食,可以和其他港口城市的美食做对比。

  看来,每个地方都有爱吃爱写的人,欧阳应霁昨天就碰到了。王小姐事后在自己的QQ空间发表了一篇日志,得到了行家的表扬显然很得意,“欧阳老师说我之所以有困惑,说明在进步,在思考。他很喜欢和致力于美食研究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他在思考什么时候真该把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是心灵瑜伽课程吗?

  有一位毛先生,一个人预约了8张读书会的入场券。原来,他是宁波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员工,昨天下午的读书会成了他们公司的一次活动,整个公司8个人都来了。欧阳应霁的设计类书籍和专栏他们看得很多,虽然昨天的讲座没有谈到设计,但他们也觉得物有所值,“就当是大家一起做个活动,和美食一个道理,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讲座结束后,他们还一起大吃了一顿,果真是“给大家一个好心情”。

  现场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其实还是怎么能像欧阳老师一样“慢生活”。有的人问,精致生活的法国人一顿饭要吃上两三个小时,米兰·昆德拉要写一本书叫《慢》,可我们朝九晚五的日子很难做到这样啊;有的人干脆直接否定,我们哪里有时间过精致的生活。

  欧阳应霁反问:“就算没钱没房,上班要用很多时间,但你可不可以用一点时间做个便当呢?”一个便当在他眼里,其实就是一个创意,一个对自己好一点的证明。他觉得,一个便当就能够影响到身边的朋友,既体现了个体的独立性,也可以和朋友分享,这个做便当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个慢的过程。

  他还说,千万别叫他生活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家”。

  这是独立工作室运作教程吗?

  人人都看到欧阳应霁跑来跑去,到处吃,到处玩,这种生活真是让人羡慕。羡慕归羡慕,有经济头脑的宁波读者提出尖锐问题,你是怎么保持团队盈利的?

  欧阳应霁说,这是一个好问题。他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团队的运营方式,相信很多希望建立自己工作室的读者深有体会。现在他有一个四人团队,除了他和太太,还有一个助手和一个摄影,但也积累起了一辆车、两个工作室的规模。

  欧阳应霁说,这个看上去很光鲜的团队,其实也很累,但幸好团队小,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同时这些年的积累可以让他节约很多成本。首先,他的厨房由西门子公司赞助,作为回报,他会为品牌做一些软性宣传和活动配合。因为之前一直与室内装修公司合作,所以可以用较少的钱装修一个厨房,但他也有标准,不会在能力范围内做太过于商业的事情。

  到处走,成本当然高,欧阳应霁有两种方式来应付。一是由对方负责费用,二是到了自己很想去旅行的地方,他会通过为媒体写作来补贴。去年的金融风暴,他也感受到了,所以要和很多杂志社媒体互相帮忙。

  如此坦诚,让宁波读者全体热烈鼓掌。

  记者 沈丽 本报驻宁波记者 李军

  摄影 沈荣江 宁波报道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