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个“猫和老鼠”叫人落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0日21:39  金羊网-新快报

  陈煜堃

  http://blog.sina.com.cn/cykzone

  画中的“猫”和“老鼠”,不再是我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加不是一部给人带来欢乐的迪士尼动画,那是来自自然界的真正的生存游戏,更是对人性与战争的一次赤裸裸的披露和展示。

  日前,得一新书,名为《鼠族》。初闻得此题,“鼠辈”一词于心中油然而生,虽无一片哗然之声,但也丝毫没有欢喜之意。但扉页上“获1992年普利策奖”的字样,却也叫人心生好奇。

  要知道,这是早在1917年开始设立的美国乃至全球性的一项新闻界和创作界的最高荣誉奖。随后,作为一个懒人的我又从网络上捞来了对此书的这样一个评价:这是一本表现了“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的悲惨遭遇”的优秀漫画——这也许会让你肃然起敬,同时敬而远之。世界上的苦难已经太多,人类本能地趋利避害,一段沉重冗长的苦难史,并不具有题材上的优越性。

  说实在的,看看手中这本漫画小说,再看看电脑屏幕中如此宏大结构的评论,多少有点无语。至于吗?随手翻阅下,不就是一幅接一幅地阅读起来还有着点视觉困难的构图且紧致饱满的黑白木刻,方格内鼠头人身的“鼠族”也算不上细腻传神,甚至还觉得有那么一点粗糙。

  但我没意料得到的是,当书页一张一张地往后掀时,相信所有不自觉间被吸引住的读者都会惊叹:漫画,怎样会有这样力量!在那些随性生硬的笔触中,其无形的力量甚至强烈到超过电影和文字。

  当然,这并不只是因为其题材,到底关于二战、关于集中营、关于死亡的信息我们已经获悉甚多。但是,在这里,执笔的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作为故事讲述者的他,却是作为这一总能让人震撼的“故事”中幸存者的后代来展开真实又充满力量的第一视角。画中的“猫”和“老鼠”,不再是我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加不是一部给人带来欢乐的迪士尼动画,那是来自自然界的真正的生存游戏,更是对人性与战争的一次赤裸裸的披露和展示。

  如果说,《鼠族》让我重新定义“幸存者”,以及重新审视自己是否仍然在身体里传递着某种阴影。那么,它同时也让我看到另一个边界,一个在某种极限生存状态下,人的所有底线降到“活下去”的一种边界。每一口汤,每一口空气,每一块面包,都是最后一根稻草,缺了它可能就得死。生跟死的界限从来没有这么窄过。最终他活下来了,但作为后遗症,他斤斤计较每一分钱,漫画家本人,阿特,小时候几乎要被他逼疯:每次跟他要钱,都会让他歇斯底里,心脏病发作。他坚持要儿子爬上房顶修下水管,对儿子出钱请水管工的建议大发雷霆:你们都以为钱会生子儿!我索性自己修!他把吃掉大半的食物拿到超市退掉,贩卖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赢得同情而换来实惠。他几乎让身边每个人都受不了。

  根本不用多说,那个时候的“爱”不再是什么奇迹,充其量也就是仅存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持续心脏跳动的“救命稻草”。斯皮格曼的“鼠族”,让我们获得了一个重新审视一段历史的机会,重新审视一段历史留下来的对于“爱”的诠释与理解。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游戏规则笼罩下的故事,故事讽喻过的游戏规则,叫我们为历史流泪。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