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海明珠——红线女》前日广州首映 记录红线女70年艺术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04:08  广州日报

  

《艺海明珠——红线女》前日广州首映记录红线女70年艺术人生

  前日,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进行到第三天,大型传记体艺术纪录片《艺海明珠——红线女》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首映式。84岁高龄的粤剧大师红线女一身黑底碎花小棉袄、黑框眼镜、略施粉黛,虽满头银发,但神采奕奕,面对媒体的提问,她还会“抢”导演的话筒,“希望更多的老艺术家能站出来,做这样的纪录片。”对于这部自己刚刚完成的纪录片她显得极为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来,这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步。

  本报记者 刘艳 摄影 倪黎祥

  披露红线女鲜为人知的人生片段

  首映式上,红线女强调片中资料的珍贵性和唯一性,“当年拍摄《山乡风云》时,一段3分钟的影像记录就花了1万多块钱才买回来!”台上的红线女“性急”地抢过导演的话筒补充回答记者的提问,惹得全场欢笑、掌声一片。

  为拍摄此片,84岁的红线女带领摄制组辗转北京、广州、上海、香港、澳门等地,亲述自己的身世和人生经历,讲述自己70年的艺术人生。

  片中融汇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不仅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红线女之间的趣闻,还有秦怡、尚长荣、梅葆玖、张火丁和汪明荃、刘德华、张学友等40多位知名艺术家倾谈他们眼中的红线女,许多精彩见闻都是第一次被披露。

  据介绍,《艺海明珠》也有故事情节,但绝无虚构。编导对真实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剪裁编排,重点表现红线女一生中最有悬念的四次大考验。

  记者专访

  在《艺海明珠》首映式结束后,红线女和该片导演邓原接受了媒体的访问,访问时,红线女拿着笔和纸,认真地做着记录(记提问记者的单位、问题和回答内容),这一举动再一次印证了她“认真、执著、坚持”的工作作风和人生态度。

  忆往昔:粤剧比电影重要

  记者:作为粤剧大师,为何想到要拍纪录片?又为何称之为“艺术纪录片”,寓意何在?

  邓原(《艺海明珠》导演):这种粤剧嫁接纪录片的形式,是红线女在弘扬粤剧方面的新尝试。红线女是艺术家,她的一生是艺术人生,我们选择了纪录片的方式,因此称为“艺术纪录片”。

  记者:上世纪40年代,您在香港的演艺事业处于巅峰状态,这次再回香港等地拍纪录片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红线女:我一直认为工作是我的生命,我在那里工作得很愉快,所以再回香港我很享受,享受那里我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回忆,街边的小商铺有的依旧存在,在那里拍摄纪录片我不觉得辛苦,真是很享受。至于电影,我觉得在我的生命里,粤剧比电影更重要,我要尽情地爱粤剧,电影偶尔会想一想,但那不是主要的。

  谈创新:英雄也能造时势

  记者:现在粤剧团体很多都在走市场化道路,您对此有没有建议?

  红线女:有的工作国家支持多,会让我们从容面对,但不是说国家不给钱,或给钱少,我们就不去做。什么工作都要愉快地去做,如果不愉快,给钱也不做。我以前做粤剧、做电影,现在我做行政,行政工作不是我的所长,但我不拒绝,我现在爱上行政工作了。大家要认清,时势造英雄,同时,英雄也能造时势。

  记者:您在粤剧创新上颇有建树,例如将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做成了戏曲史上第一部现代动画电影片,这种用电影的手段来表达粤剧的方式您是怎样理解和酝酿的?

  红线女:同样是粤剧,但表达手段的多样化可以得到更多观众的喜欢和认同。我60多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但声音还可以,我想尽我所能做些对粤语发展有利的工作,我也为粤剧做了我所能做的。现在我想要多培养些年轻人,从我接触的新一代青年人来看,他们是有力量的,会推动粤剧的发展。

  记者:不少年轻人觉得粤剧的题材有点老,总是“帝王将相”的事,在粤剧题材创新上您有何想法?

  红线女:题材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是拿来笑的,也不是为开心而开心,舞台上的哭也是艺术。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