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喀尔赛 开门大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03:13  华龙网-重庆商报

  

达喀尔赛开门大凶
达喀尔赛开门大凶
车祸现场
达喀尔赛开门大凶
德国车手舒尔蒂斯驾驶的越野车突然失去控制,撞向路边观战的人群 商报图形 曾旌 制

  阿根廷当地时间1月2日,2010年达喀尔拉力赛首日比赛就出现了不幸的一幕:一名德国车手驾驶的赛车失控冲出赛道,撞入赛道边上的观众群,致使一名女观众当场身亡,7人受伤。自1979年创办以来,达喀尔拉力赛已经无情地夺走了50多条生命,但在比赛首日就有死神降临还是第一次。

  悲剧

  28岁女观众被撞身亡

  本次达喀尔拉力赛是继去年后第二次移师南美洲举行。在揭幕赛段比赛中,德国车手舒尔蒂斯驾驶的越野车行驶到阿根廷中部科尔多瓦省的阿尔帕·科拉尔地区附近时,赛车突然失去控制,撞向路边观战的人群。

  据阿根廷媒体报道,这辆编号为418号的赛车当时的时速是每小时75公里!当地警方证实,这次意外造成1名女观众当场身亡,死者名叫Natalia Sonia Gallardo,年仅28岁。“她的头部、腹部和骨盆都严重受伤。我们进行了两次心脏电击,但是努力没有收到成效。”医院发言人布鲁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外还有7名观众受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目前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车祸后,赛事组委会发表了一个简短声明,要求所有的车手都要尊重公众安全。

  祸因

  观众过于热情闯入禁区

  这次事故和赛车失控有一定关系,但观众自身也并非没有责任。

  一位叫阿尔马达的当地警官表示,司法部门已经对这起事故展开调查,初步调查显示,当时死伤民众所处的位置是比赛中禁止进入的区域。在首个比赛日中,不少热情的阿根廷观众离赛道太近,甚至还有人拦下车手要求拍照或者抢走车手的帽子。这些危险的举动都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上昨日被撞的这名女观众,达喀尔赛历史上已经有16位观众遇难。

  中国车手卢宁军就此事表示:“沿途观众已经成了我的一大负担,观众太多,赛车开不起来,让我一度感到非常烦躁。”在首个比赛日中,卢宁军以2小时52分53秒的成绩排名汽车组第55位,是当日中国车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本组稿件 记者 廖宇翔

  ■新闻解读

  最危险的运动

  达喀尔赛30年54人丧生

  有人说,没有死亡,就不是达喀尔!这项世界最危险的运动时时刻刻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也被媒体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自1979年首届赛事以来,已先后有54人在这项赛事中不幸罹难,其中包括车手、赛事工作人员、观众甚至无辜路人。

  最意外死亡

  直升机事故夺走创始人生命

  1986年达喀尔拉力赛,比赛的创始人萨宾在赛前进行观察赛道的准备工作,但他的直升机在起飞之后不久就发生了机件故障,发动机突然失灵,直升机直接撞到了沙漠上,结果机上包括萨宾在内的全部5人都遇难。

  最黑暗一年

  1988年达喀尔赛6人死亡

  1988年,人们原以为可以尽情庆祝这项艰苦的比赛迎来第10届,但死神却似乎不给面子。在本届比赛中,由于各种的意外,让车手、车迷及相关人员一共被夺走了6条生命,因此该届比赛被称为达喀尔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

  最恐怖死亡

  西班牙车手踩上地雷

  1996年西班牙车手戈根驾驶的赛车踩上了以前马里动乱时期安置的地雷,虽然安置地雷的时间比较久远了,可因为当地干燥的天气,地雷的威力并没有被减弱。结果戈根当场死亡,他的赛车也被炸得几乎难以辨认出原形。

  最小遇难者

  5岁小女孩被救援车撞到

  2005年达喀尔拉力赛进行到中后段,在距离达喀尔160公里的公路上,意外发生了。一位年仅5岁的小女孩跟随着父母来到了加油站,小女孩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跑到了马路上,正好遇到赛会的救援车,结果被撞到,小女孩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新闻链接

  危险还在后面

  赛程将穿越“死亡之谷”

  本次达喀尔拉力赛全程约9000公里,分为14站,共有378辆赛车参加本届拉力赛。参赛车辆将横穿阿根廷与智利两国,并穿越安第斯山和素有“死亡之谷”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据说这里是全世界最干旱的地方,历史上曾经有过91年未曾降雨的记录。沙漠中的气温高达53摄氏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如火焰山一般。车手们能否顺利闯过这一鬼门关,没有人敢打保票。

  为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车手的安全,阿根廷出动上万名军警和安全人员投入赛事的安保工作,阿根廷国防部联合空军和陆军特种部队成立了达喀尔拉力赛的联合安全指挥部。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