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22:33  金羊网-新快报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金岳霖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林徽因和梁思成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下)

  ■江泓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壹]

  蓝颜知己金岳霖

  而金岳霖则是另外一段传奇了。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养。当时梁思成还在东北大学执教,徐志摩经常去探望林徽因,为了避嫌,就叫上国外留学时的好友金岳霖等人,这位很有名望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于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同样没有免疫力。

  金岳霖到底是哲学家,他的爱比诗人来得节制。他是单身汉,在徐志摩去世时,就住在梁家的后院。当时最多的话题就是徐志摩,对于诗人共同的思念和哀悼,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那时林徽因正怀着身孕,梁思成经常外出考察,老金必定对她悉心照顾,好言相劝。林徽因对他萌生了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其说是男女相悦,还不如说,是理解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渴求。

  于是,当梁思成考察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大约是对丈夫彻底的信任和依赖,林徽因这次的做法并不像她本人的一贯作派。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这一场风波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友情,林徽因身上诗人的气质,让她渴望极端的感情,可是本性善良,加上清醒的理智,让她不可能做伤害梁思成的事情,也不可能玩弄纯洁的感情。梁思成更是坦荡君子,相信妻子和朋友,因此表现出难得的气量和风度。而金岳霖没有辜负这种信任,他发乎情止乎礼,终身未娶,他爱着林徽因,也爱着林徽因的全家,他后来几乎一直和梁家住在一起。

  抗日战争期间,他们曾经一度离散,金岳霖说:“我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一样。”以后他们几乎没再分开过,而后来的林徽因在病魔的蹂躏下,经常不得不卧病在床,已经不复是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或者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蛋糕,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

  梁思成一家跟他相处融洽,临死前,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他们称他“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贰]

  琴瑟相谐

  林徽因对学业的选择显示出典型的林氏风格。她虽然热爱艺术,却选择了需要艺术底蕴、同时更加实用的建筑学。她天性浪漫,后天经历却教会她,关键的选择,必须有坚强的理性做支撑。

  对夫婿的选择,同样表现出她的聪明和冷静。决定舍弃浪漫不靠谱的诗人,选择各方面都堪称优秀的梁思成。梁思成——梁启超的大公子,岂是等闲之辈?他受林徽因影响,也决定学建筑学,夫妻俩不管顺境逆境,一辈子相互扶持,相互关爱,共同创业,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这一切都让林徽因为自己的选择欣慰。

  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的说法却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林徽因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北京香山养病期间,有了闲暇,她一卷书,一炷香,一袭白色睡袍,沐浴着溶溶月色,很小资、很自恋地对梁思成感慨:看到她这个样子,“任何一个男人进来都会晕倒”。憨厚的丈夫却说:“我就没有晕倒。”这话怎么听着都像醉酒的人在说,“我没醉、我没醉。”

  可是再美的女人嫁做人妇,就得过寻常日子。林徽因曾经给沈从文写信说:“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林徽因专注于事业,不喜欢别人拿家务活干扰她,浪费有限的时间。可是不喜欢归不喜欢,真做起来也漂亮得无可挑剔。

  她在梁家是长嫂,在林家是长姐,常有亲戚来往,单单安排好来客的吃喝拉撒睡就不容易。据说她画过一张床铺图,共计安排了十七张床铺,每张床铺标明谁要来睡。拿专业精神做家务事,家务自然也同她的专业一样优秀。

  林徽因心高气傲,不愿意和一般人多说话,认为无谓的废话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话不等于不愿意帮助人,我注意到两件情节相似的事情:沈从文一度经济拮据,林徽因有意接济,又怕他不肯接受,就让表弟林宣向沈从文借书,还书时悄悄夹进一些票子;后来她拿自家的钱资助来北京求学的同乡林洙,也是善意地欺骗,“是营造学社的钱借给你用”。可见林徽因的善解人意不止体现在太太的客厅。

  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很有情趣,除了专注于事业。闲暇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处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疑似李清照、赵明诚重返人间。

  其实这一对夫妻间也不是不吵架,林徽因心直口快,好使性子。好在梁思成善于隐忍,被亲戚称做“烟囱”,但是烟囱偶尔也会堵塞。两人都好面子,如果碰到佣人在旁边,就改用英语交锋。

  钱钟书在小说《猫》里有一段情节,说女主人的丈夫在妻子男朋友们的“提醒下”,与一个姿色普通、言行拘谨的女学生乘火车出行,疑似婚外情。有人说这里影射的是梁思成。

  事实上,林徽因、梁思成夫妻的确发生过一次激烈争吵,事后梁思成乘火车去上海出差。林徽因痛哭了二十四个小时,中间只睡了三四个小时。而梁思成在火车上连发了两封电报和一封信,两人重归于好。

  当时沈从文恰恰正高调爱慕高青子,跟张兆和闹得很不愉快,写信向他的教母林徽因诉苦、讨教。刚刚痛哭了二十四个小时的林徽因,说起来特别有感触,“在夫妇之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她认为夫妻争吵,是因为彼此在乎,“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钱钟书当时与他们毗邻,是不是以他的所见和想象,将一些素材糅入小说?梁思成有没有过出轨?而林徽因内心深处对徐志摩、金岳霖究竟是什么感觉?我们很难考证,每个感兴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在我看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就像齿轴和齿帽,经过旋转、磨合,很合适地咬啮在一起,相互成全为更有用的一个整体。

  他们情深意笃,得益于一个第三者——他们共同的事业,双方深情的目光除了相互凝视,更多时候,是在注视同一个方向。在事业上,他们有太多心血结晶,有太多的过程和回忆。说句闲话,在他们结婚二十周年家庭聚会上,林徽因招待茶点之余,用来庆祝的一个重头节目是做了一个关于宋代都城的建筑学术报告。

  [叄]

  耀眼的钻石

  凌叔华晚年不无醋意地说到林徽因:“可惜因为人长得漂亮又能说话,被男朋友们给宠得很难再进步。”她指哪方面没进步呢?要论林徽因的才华和成就,同一时期的女性恐怕很难有人可以望其项背。

  林徽因像一颗钻石,每一面都熠熠生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说到写作,各花入各眼,沈从文、萧乾、朱自清都很推崇她,她所呈现的气度和视野,还真是同期知名女作家不能比拟的;说到演戏,1924年春天,泰戈尔来华访问时,一帮名人排演了一出英文话剧《奇特拉》,她就饰演女主角奇特拉,而陆小曼当时的职责是发售演出说明书;说到设计,她曾经牛刀小试,设计舞台背景,好评如潮,赞声一片。解放以后,她参与设计的国徽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获得通过。当然,林徽因自己只是把文学写作、舞美设计等等看作业余爱好,票一把。她真正看重的是她的专业——建筑学。

  读书、游历、思考,逐渐让她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九二六年,林徽因在美国读书期间,《蒙塔那报》曾经刊登一篇专门写她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国姑娘将自己献身于拯救她的祖国的艺术》。艺术就是指的建筑学,二十二岁的林徽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因为是美女,大家会不由得分散注意力在她的美貌和情感探秘上。实际上,作为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学家,她和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作为开拓者,在这个领域获得巨大的学术成就。

  因为热爱,林徽因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不止一次外出考察。那时候长途跋涉要远比现在找苦吃的“驴友”辛苦得多。“下午五时暴雨骤至,所乘之马颠蹶频仍,乃下马步行,不到五分钟,身无寸缕之干。如是约行三里,得小庙暂避。”“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这是当时留下的日记。更不用说还有爬上爬下,面临建筑坍塌和雷电袭击的风险。就是在这样的建筑苦旅中,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发现了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的五台山佛光寺,也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林徽因周身散发的艺术气息,帮助她成就了自己的专业。她提出过一个独到的概念“建筑意”,认为建筑是有着意蕴、风情的,可以和诗情画意相并列,在当时真是别开生面,也是真正的热爱且有灵性者才会有的感悟。梁思成的建树,如果没有林徽因的奉献是不可想象的。他坦然承认:“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这不是一般的客气话,就像卞之琳在《窗子内外:忆林徽因》一文里所说,林徽因“实际上却是他(梁思成)灵感的源泉”。

  林徽因在认定梁思成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男人身上拥有自己所欠缺的一些品质,而这些品质刚好可以和她互相完善,彼此成就。林徽因不乏浪漫和灵感,却缺乏耐心和坚持,而梁思成一旦认可了她的思路,就会不厌其烦地把事情做完,而且做得一丝不苟,堪称完美。

  在中国现代建筑学史上,素来梁、林并称,梁思成就像稳定的五线谱,林徽因就像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就动听的乐章。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