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亭长小武》小人物惊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02:52  京华时报

  本人一直有一个观点,当代的书可以读的只有菜谱、地图、旅游指南,以及少量诗歌、微量小说。历史书擅长堆砌资料、发表感悟,似乎谁占有的资料越多,谁的考据水平越高,谁在历史上的发言权就越大,这其实是谬论。治史者的积累、见识、观点何在,才是紧要里的紧要。

  观点,是拨云见日,更是一览众山之小,众山之妙。《亭长小武》(史杰鹏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以小说的面目示人,藏在下面的是作者史杰鹏对自汉以来中国历史的独家观点。在史杰鹏笔下,西汉的疆域、官职、二十等爵制、薪俸、度量衡、货币、法制、人情、风土如画卷徐徐铺展,但比史书好读了许多。史杰鹏不仅写汉,或者说,没有拘泥于写汉,而是以一个当代人的心境去体会两千多年前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作者比亭长小武洒脱,有时候亭长小武比我们这些当代人活得简单、潇洒,这让当代读者有了更多共鸣,有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历史小说往往顾此失彼,要么“戏说”,正史不记录的咱随便写,非常“自由”。这一自由往往就没了边,感觉作者只是借用了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为写故事而写故事,于是演义的成分居多。要么,拘泥于历史,标榜正统,认知浅薄,历史观更谈不上。给帝王将相做传,何须你们?

  目前看来,写什么远比怎么写重要得多。在我的记忆中,历史小说写一个草根,还是第一回。在教科书和通俗读物中,历史从来都是被一串串响当当的名字和事件联系在一起。哪个皇帝如何,哪位宰相如何,哪员大将如何,谁可曾听过帝国当中一个平民的呼唤?这正是该书给人惊艳之感的根本所在——原来,历史洪流是这样夹裹着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带它冲上浪尖又将它吞没。

  我有几次曾经和别人讨论起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我本能地想,一定不是当下。可是究竟是哪朝哪代呢?很惭愧,我这个历史盲总是凭借一知半解和对皇帝老子们的熟悉程度做选择。无知者无谓嘛。如今史杰鹏给了我一个答案,这位专供古文字和训诂的学者让我深信不疑,汉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原来国风与民风是如此互动,何其细腻又何其开阔。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