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骂归骂,收视率高!李少红面对媒体很强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02:30  扬子晚报

  新《红楼梦》热已无需论证。目前,新《红楼梦》在江苏综艺频道播出已经过半,大宝玉、大宝钗、大探春等昨晚也终于登场,昨天下午,李少红导演带着“大宝玉”杨洋、“小宝玉”于小彤、“林黛玉”蒋梦婕、“小宝钗”李沁、“袭人”李艳,“大探春”丁荔非常“应景”地再次来到南京,虽然顶着潮水般的质疑和批评,但李少红依然能够“笑谈风云”。

  比起口碑,更看重收视率

  上次来南京,新《红楼梦》还没开播,李少红很“云淡风轻”,而随着在各地的播出,面对史无前例的密集关注和口诛笔伐,李少红先是回应,后是不断辩解,压力大到曾经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情绪失控。也有一度对媒体采访态度十分谨慎,一律采用文字回复法,不轻易评价演员。不过昨天来到南京后,看到全线飘红的收视率,李少红很轻松,甚至应该说很强硬地面对了媒体。

  问:对于收视率和口碑您更看重哪个?

  答:收视率呀,上次来江苏台,我看到小黑板上挂着小蓝旗小红旗,他们告诉我说那代表收视率,我都不懂。我会看剧本但我不会看收视率。现在我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次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黑板,看到全面飘红,我想我应该可以交差了。

  问:有人说新《红楼梦》打上了强烈的李少红风格,您怎么看?

  答:我所有的灵感和风格都来自《红楼梦》这本书和曹雪芹,要说风格也是曹雪芹的,不是我的。没有人敢在巨匠前面打上个人的烙印。

  问:面对这么多争议,有过思想准备吗?

  答:不可能没有,四大名著里《红楼梦》为首,所以它受到的议论应该最多,所以这点思想准备我还是有的。再说了,当年老版的《红楼梦》出来后,还被批斗过,我们这点算什么呀。

  问:您曾经说只接受高质量的板砖,现在哪些板砖是您能接受的?

  答:目前为止,我觉得硬伤没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我解释和需要我去改的。

  问:那您觉得还有哪些遗憾呢?

  答:遗憾都会有,我的遗憾是有很多情节和内容因为篇幅搁不下,只能取舍了,还有一些条件不够,达不到完美。我相信《红楼梦》不是最后一次被翻拍,留到以后再弥补吧。

  问:有媒体说,新《红楼梦》只表现了这部巨著的表面,而更深层次的东西没有更多地体现?

  答:那还需要再多看几遍,这一遍还没播完别急着下结论。

  虽然李少红很不理解她的心血被批成“红雷梦”,但可以听出,专家对新《红楼梦》的批评与褒贬,已经触动到了李少红的自尊心。当记者一提到姚笛饰演的凤姐不能撑起这个剧的时候,李少红就明显有些不高兴,甚至要记下提问的记者名字。

  问:去过现场探班,觉得您现在的状态跟拍片时很不一样,头发还染成了一缕红色?

  答:在片场,要干活没办法嘛,像个民工似的,现在可以美一美了。跟他们年轻人在一块,心态也年轻了。红发是为了掩盖我的白头发的,从前我没有白头发,拍了新《红楼梦》后,我有了。

  问:为新《红楼梦》宣传走这么多地方,值得吗?

  答:值得,为了新《红楼梦》值得。我现在很高调,也是因为它是《红楼梦》。

  问:为什么宝玉、宝钗等都有“大小”之分,而黛玉却一直由蒋梦婕一人饰演呢?而且她还被质疑有点婴儿肥?

  答:演员分大小的方案是之前就定下来的,这些年轻人得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但丫鬟们本身就要大一些,所以没分大小。能演林黛玉的,她必须学会如何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她要承受的一切。我很欣慰,她做到了。而且她特别不容易,比别人更努力,因为她没有戏曲那些东西做底蕴,连走路那种芭蕾特有的八字脚的都给我们矫正了。

  问:没见您带王熙凤的扮演者姚笛出来宣传,她也是挺受争议的一个,对她的评价您赞同吗?

  答:姚笛、白冰都在别的剧组拍戏,不是说我们带哪些演员出来,就宣传哪些演员。我们出来是代表整个剧组的。要是你们这么写了,姚笛有了意见,我就告诉她是哪个记者问的。

  姚笛的王熙凤就是姚笛的,不会是邓婕的,就是这样。还有人说袭人不够美呢,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问:你觉得这些小演员拍完《红楼梦》能真正理解《红楼梦》吗?

  答: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在力挺80后90后,为什么80后90后自己却不相信自己可以呢?我觉得我做的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呢,把年轻的演员都推上了舞台,我觉得年轻不等于不懂历史厚重。9月份,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一本我们各个演员的手记以及我本人的拍摄手记。

  本报记者 童 立/文

  尤晓源/摄

  ■脱口秀

  “忠实原著”太偷懒

  新版《红楼梦》的确给人怪异之感,有专家就指出女眷们的铜钱发型太千篇一律,太戏曲化;少年宝玉、黛玉的扮演者也太稚嫩,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背景音乐也饱受诟病,昆曲“水磨腔”不可思议地营造出冷透骨髓的惊悚氛围,再配上快速变换画面,全剧太像“聊斋”而非“红楼”。

  如果这些还只是表皮,我们应当看看别扭的皮肤之下究竟埋着什么样的艺术肌理。据说一度反感《红楼梦》的李少红似乎在“尽一切努力”尊重原著,除了玄幻细节的极尽铺陈,演员台词、对白和无所不在的旁白基本原样照搬,但电视剧毕竟是脱离文本的再创造,不是文学图解,因此很多台词让今天的观众看不明白。台词、语言看似很文学,很“原著”,却与今天的审美趣味大异其趣,不可避免地让人望而却步、心生隔膜。

  李少红的“尊重原著”仅仅浮于表皮。由于形式上走得太远,年轻演员普遍显得生涩、稚嫩、肤浅而难以驾驭;李少红太直奔主题了,急于表现封建大家族坍塌的动因,于是不可避免地丢失了原著丰富的人文光芒和一部伟大艺术作品的鲜亮外衣,只露出一副惊悚、诡异的单薄骨架;所谓“忠实”也不过是投机取巧,是缺乏艺术创新的胆识和不自信。当翻拍经典一再建立在热钱、炒作、选秀等话题之上,还有比这类生搬硬套的“忠实”更偷懒的吗?

  新华社记者 陈 鹏

  林妹妹蒋梦婕透视装亮相。

  “大宝玉”杨洋冷面摆酷。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