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明园将复原部分土木建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08:18  南方日报

  

圆明园将复原部分土木建筑
专家称圆明园遗址的大水法将不会重修。CFP图片

  昨天是圆明园罹劫150年纪念日。在北京,圆明园管理处等单位牵头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除了文物展外,还邀请了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以及台湾历史学家汪荣祖等做访谈。而昨晚,圆明园学会发布了一份针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议书。

  面对这个最大的“民族伤口”,中国民众最关心的两个话题———众多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如何回归?圆明园的废墟遗址是否有望在未来复原重建?此时再度被点燃。

  复建之争———核心建筑大水法肯定不重建

  上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也意味着,圆明园将以全新理念开启相关考古发掘和保护修复工程。

  广州文博界专家吴凌云告诉记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念最开始就是因圆明园而起的。”吴凌云回忆说,早在1983年,中央批准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时就明确提出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概念。及至2000年,一份《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获批,提出要恢复历史上圆明园的山形水系。2008年,九州景区40万平方米整理并开放,这是圆明园山形水系的典型代表,也是圆明园核心区300年来首次开放。

  然而多年来,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复建的问题在考古界、历史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废墟派”和“重建派”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在圆明园罹劫150年之际,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向外宣布,将有选择地恢复一部分内容,比如土木建筑之类,让人有强烈的对比,更能激起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核心建筑———西洋楼、大水法肯定不能重建。

  而多年来圆明园的考古、修缮等工作显得缓慢而谨慎,目前圆明园40景已经有18处完成了垃圾清理、考古勘探,基本把遗址的地形整理了出来。尽管有一些专家认为可恢复圆明园遗址内的部分景观,但学者韩水法认为,如今的圆明园中有许多“人为添加的现代建筑”,“里面太商业化了,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被庸俗化”,都应该拆除,这样才能维持历史遗迹的原貌。

  流散文物———流失海外百年广彩瓷瓶回归

  众多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如何回家?圆明园方面昨日举办了两个别具意味的活动。除了昨晚发布了一份针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议书外,还举办了肯普森家族捐献文物仪式。目前,两个流失海外百年的广彩瓷瓶已经运抵圆明园,由肯普森家族代表无偿捐赠。尽管肯普森家族的祖辈在150年前跟随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但这次的主动捐赠却有一种特别的“昭示”作用:文物理应回归。

  圆明园管理处还展出了悉心修复、收集的一批圆明园文物。150件劫后重生的圆明园文物成为关注焦点,包括雕花石洗、雕花石堆、雕花石桌、西洋石构件、石狮子等。而陈名杰也对媒体表示,目前圆明园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大部分精华流失在海外。

  另外,一尊由法国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的雨果半身雕塑,昨日矗立在圆明园的大水法遗址旁,因为他在150年前就曾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专家视角

  150万件圆明园文物在外国博物馆

  对于圆明园罹劫的历史,国人应该如何去面对?就此问题,南方日报记者特别专访了研究圆明园的两位学者———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开玺。

  ○关于史实研究

  国人应有勇气面对历史

  记者:李天纲老师曾发表《谁先抢了圆明园》一文,其中指出,最早参与圆明园抢劫的除了英法联军,也包含了海淀的中国人。由此引发了轩然大波。

  李天纲:在网上有很多人反对。刚开始是很多人都受不了,但是慢慢也有很多人接受了。事实就是,在英法联军抢完离开之后,中国人自己就进圆明园偷、拿、抢了。这是我查阅史书,看了晚清王闿运、李慈铭的日记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今天的国人应该有这个勇气去面对和承认真实的历史。如果连历史都不承认了,那就很容易陷入误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在为侵略者或者满清政府辩解。

  王开玺:中国人参与抢劫圆明园的事情肯定有。现在国人、学界对于圆明园的许多问题存在失误。对火烧圆明园的动机的说法有31种,比如教学课本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说法就是不准确的。1860年10月7日,英法联军抢劫了圆明园,但1860年10月18日,是英国人火烧圆明园,并没有法国人参与火烧圆明园。

  另外,一些外国研究者试图辩解,说“英法联军没有抢,只有中国老百姓抢”,这一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圆明园内当时是有太监守卫的,如果不是英法联军率先闯入,赤手空拳的老百姓肯定是闯不进去的。但不可否认,有些中国老百姓浑水摸鱼,带走圆明园的一些文物。

  ○关于遗址保护

  修复遗址只是逃避历史

  记者:对于圆明园遗址保护,有废墟派和修复派两派观点,您赞成哪一派?

  李天纲:有些人可能认为重建可以修复中国人心理上的损伤,其实没有意义。我们应该敢于面对事实,这是更好的心理治疗。要面对历史,并进行反省。修复只是逃避历史。

  王开玺:我不赞同大规模修复。但若干年后,我国经济发达后,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圆明园的修复问题。毕竟工程浩大,需慎重决策。圆明园1707年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而距1860年圆明园被烧也有150年历史。期间的历史发展中,圆明园中的各个景点不断在改变。就像圆明园中的著名四十景,建筑格局和名称都是不一样的。如何修复就需要反复探讨。

  目前,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规划用地上,有101中学,还有许多社区,关系到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落实。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规划,需北京市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首先把圆明园的遗址保护下来,然后再发掘,一步步走,绝不能再继续破坏圆明园遗址。其中主要是保护问题,遗址一旦破坏,很难彻底修复。

  目前,圆明园遗址内的原貌不多,已面目皆非,只有些墙基、柱石、码头等。应该继续保护这些地方,并根据史料记载,具体确认遗址的年代,基础工作做扎实后,再实地勘探,恢复遗址原貌。如果恢复以后的遗址和原貌不一样,那恢复就没有意义,要恢复而非重建。

  ○关于文物回归

  流失文物很难追讨回来

  记者:这几年,圆明园文物的追讨成为国人关注焦点,有蔡铭超从海外假拍鼠兔首的事情。您怎么看?

  李天纲:诈拍已经被揭露为一种纯粹的炒作。鼠兔首不算国粹,完全没必要。

  至于怎么去追讨文物,我们还是要尽力,通过国际公约。有些公约并不利于我们,那就力求改进和改变它,而不是兴师问罪地去要。问题是,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都很难追讨回来。很多文物是被中国老百姓抢走、拿走的,慢慢地卖出去了。在民国时,这种文物、古董的交易是合法的。流失之后被谁传承已经没法追踪,很难追讨了。但是对于一些可以追讨回来的,比如在改革开放以后走私出去的国宝,我们要通过合法的手续去追讨。希腊在文物追讨方面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开玺:目前,在外国博物馆的圆明园文物在150万件左右,这些应该采取外交手段来讨回。主要靠政府,因为政府才是文物的持有者,而个人并不是文物的持有者,得不到法律支持。而政府通过外交和法律手段要求其他国家归还圆明园文物,从法律程序上外国不能拒绝我国的要求,国家之间的对话具有合法性。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文秀维温友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