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晋文:时间留痕的石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23:21  金羊网-新快报

  

关晋文:时间留痕的石色
关晋文《梦》

  ■新快报记者 陈煜堃

  执笔者,用油彩多倾诉于光影的节奏起伏,使水墨多隐喻于形象的朦胧而多义。而以矿土为媒、石色作话的“岩彩”,则在绘画美之余,更让观者读出一份特殊的材质美,那正是千百年来一直叫人迷恋的——自然的色彩。

  出生于莫高窟的关晋文,从记事起,就受到对古代壁画的绘制材料有着充分认识的父亲和其同事们的影响。当时,材料仅限于石青、石绿、朱砂等有限的几种,于是他们从当地找来了适合作品画面所用的色块自己磨制颜料。直至今日,关晋文作画的颜料都习惯于自己磨制,比如红土、敦煌土等。

  “从广义上讲,岩彩画泛指一切以矿物色为主要用色的艺术作品。它可以包括架上绘画,也可以包括使用了矿物色的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等一切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指使用粗细颗粒的矿物色表现的绘画作品。”关晋文认为,“岩”即代表矿石的粉末,是指材质,“彩”即“色彩”,从内涵上讲“岩彩”就是源自中华民族文化内部的一种色彩绘画,从外延上讲则是与油画、丙烯画、版画一样深具材质特点的一个画种。“岩彩画是以矿物颜料为主要材质的绘画形式。具体做法是用天然岩石磨制成的颜料,结合人工合成颜料、金箔,以动物胶为黏合剂,绘制在特制的麻纸或绢上。岩彩画是东方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既有传统套路又有现代格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单纯鲜亮、覆盖力强且年久不变色。”

  土,是自然之本,也是文明之本。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载体,它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人类对它的深深眷恋,也成了一种本能。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文化被置于更大的背景之上,它就像泡在水里的茶叶,越泡越淡,也许不少艺术家因此而如释重负,但对于历史文化长河而言,无疑会是一种遗憾。

  从筛选研磨,到运笔勾画,今天像关晋文等一众艺术家让我们看到的“岩彩”,事实上在我国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它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一度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我们所熟悉并引以自豪的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等大型壁画群,正是古人运用有限的几种传统矿物色创造而成。上世纪5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成立,国人才对岩彩重新开始了研究和开发工作,但也只限于描摹,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批留日学子才从日本带回被赋予了新时代意义的“岩彩画”。

  现在,岩彩画无疑就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延续,一种传承,用过去绘画的材料反映新的题材,当传统的材料承载着全新的时代气息而显示出生命力,那就不再是表面上的一个材料的问题,实质是一个东方文化的问题。

  “要使岩彩画有发展,必定离不开对敦煌壁画的潜心学习。”关晋文说,现代岩彩画的产生、发展必须继承敦煌壁画的这种内在精神,后者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精神与审美样式,而今天被赋予了新时代意义的“岩彩画”,不但从材质上的影响——直接吸收和沿用了敦煌壁画的主要用材矿物色,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主要标志,其意义也在于体现岩彩画这一画种直接源于本土文化之中,是民族绘画的延续,同时还从内容到形式及审美情趣上对岩彩画有着直接的影响。利用矿物质的不同颜色与特质,以传统动物胶为黏合剂,石青、石绿、朱砂、泥土,或植物性的颜料花青、藤黄和赭石,甚至于中药里的雄黄,贝壳、石灰都被用来作画。但在关晋文的作品《梦》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在材料提炼及应用之外,从不同侧面凝聚着她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蕴含着艺术家对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创新探索。不是盛放的绚烂,也不是凋落的苍白,在关晋文笔下的一株花卉,叫人从纷繁万象中体悟到的却是一种淡泊大朴、率真稚拙,注重肌理与造型对比的“痕迹美”。主旨自然,意在“若不经意”,留住了一个花开落之间的生命体验与自然节奏,而这一切又在淡散的色彩中如同呼吸般的平静。

  “它们那种充满顽强生命力的痕迹,深深感染着我。”和所有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样,关晋文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临摹敦煌壁画,但在走出洞窟之后,与之对话的仍是时间留痕的石色。岩彩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画种,而这一度“被遗忘的源流”在关晋文和众艺术家的笔下也得以绵延绽放。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