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6日23:25  金羊网-新快报

  ■单士兵

  一夜成名的故事在这个时代不断发生。不过,任何时候,每个人都应懂得,能够看到多远的过去,才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

  丈量双方之间距离的尺子,是汪峰最近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这把尺子量出的距离,是心理的,更是文化的。而这种距离,在旭日阳刚与汪峰之间,更在整个社会不同人群之间。

  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现在,他们已经频繁出现在各地商演的舞台上。

  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扶持。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

  就像每个父母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他对旭日阳刚以及《春天里》版权争议的所有姿态,都是基于自身对文化的理解。行为是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围绕着《春天里》的种种争议,都是基于这种理解生发出的碰撞。

  这种文化冲突,并不只存在于汪峰与旭日阳刚之间,还有他们背后的团队,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不难理解,一首《春天里》击穿许多人,自然维系着很多人的尊严、利益与权利。

  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

  比如,是旭日阳刚唱红了《春天里》,还是《春天里》唱红了旭日阳刚,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答案。这里面其实既有文化与市场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也有艺术本身的价值界定问题。种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不同人群看待汪峰与旭日阳刚二者在《春天里》的价值权重。

  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表征,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

  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

  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这并不意味着汪峰能够摆脱诸如酸葡萄心理、心胸狭隘之类的指斥。他还专门写下一篇五千余字的被他称为“有生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包含了真相和尊重”的博文。尽管这些都得到旭日阳刚及其经纪人的回应,证明汪峰的真实与正当,但是,汪峰还是无法从这种文化风暴轻松抽身。

  比如,有央视主持人也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诚然,对弱者自然宽容与同情是应有的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

  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个价值溃散的年代,不同人群之间也呈现出严重的文化分层。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就像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

  摇滚音乐《春天里》还将被继续歌唱,也只有在文明与制度的底线上,《春天里》才能先属于汪峰,再属于所有人,成为一种文化力量介入社会生活。这里说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旭日阳刚。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