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家新实力”·系列专访
■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实习生 曾妮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小春的长篇小说《蓝色故乡》、小说集《父亲的城》等在儿童文学领域中备受好评。他的作品被评论界认为“纯粹,经得住推敲”,他的笔下,“是一个与今天有一个相隔的乡土世界”,他擅长写乡土世界的孩子们,有一点封闭,有一点淳朴,有一点忧郁……曾小春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特色,用流水般的语言,书写生活中的深刻以及大爱。
说儿童文学
“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有自己的审美追求”
新快报:国外一些著名的儿童文学都喜欢讲王子公主的故事,你的儿童小说则更多反映的是成人的世界,能说说你的创作理念吗?
曾小春:我一直认为,童年属于整个人生,儿童属于整个社会,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截然分开是偏颇的,儿童文学仅仅写王子公主的故事是不够的。事实上,儿童生活、童年经历有其单纯、天真、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儿童始终处在生理的和精神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的,儿童文学应该将这种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适当展现揭示出来。
新快报:你把主要笔墨倾注在对乡村小生命的关怀上,展示了乡土人物的人性魅力,这与传统观念中的儿童文学也不太一样,这是否跟你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
曾小春: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有直接关系。虽然我以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城市和乡村的生活也都熟悉,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经历还是在童年阶段,或者说,小时候的我比一般的孩子感受得更多。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十几年前又从家乡来到了东莞,但我还是喜欢关注乡村孩子的生活,包括农民工的孩子。对一个作家来说,写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作品有没有自己的审美追求。
新快报:你觉得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曾小春:我认为儿童文学作家最需要的是对普世价值、伟大人性的书写能力。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正面写真善美比较多,写人性的丑恶面比较少,这并不是儿童文学的浅薄,而是对儿童读者的爱护和尊重,但要写得既有文学性,又能深入浅出、有血有肉却很不容易。
新快报:和郑渊洁、杨红樱等人相比,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曾小春: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往往只能写自己想写的和能写的,只能走自己的写作道路,这是作家的宿命,别无选择。分享到:
新快报:现在的很多儿童文学反映的只是成人所理解的儿童生活和儿童所需,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儿童文学作品与现实脱钩,有些是加入了“成人笔法”,还有一些则仍在走“告诉你一个道理”的老路子,你觉得儿童文学应该怎样写更有吸引力?
曾小春:我一直认为,儿童文学必须追求文学性才会有写作的意义。只是这种文学性不是以晦涩难懂作基础,比如“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这样的诗歌,比如安徒生的童话,虽然一看就懂,但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文学性。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有了这个想法和往这个方向努力,总比走老路、钻老套会好许多吧。
说创作之路
“我常常感到写作是一件没有出路的事”
新快报:早在1986年的时候,你就写了儿童题材的小说《热雪》和《空屋》,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儿童文学这条道路?
曾小春:大学年代,受文学热潮的影响,最初我是写诗歌的。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发现写诗越来越难,而写作的兴趣依然强烈,于是转向写小说。我写这两篇小说时,是在家乡县中当高中语文教师。像《空屋》这篇小说,素材来自我的外婆,但由于距离太近,反而受了拘谨约束,直到1986年重阳节前夕,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去县城附近的西华山登高,激发了我的灵感,下山后几个小时就写成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儿童文学,我想无论是哪种文学,写作本身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有寂寞更有快乐。我当初写儿童小说时,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儿童文学,只是得到许多鼓励和引导后,才渐渐走上了这条道路。有些快乐是儿童文学独有的,比如,儿童文学作品比较容易出书,而且印数也比较高,同时它也不容易过时,比较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二三十年过去了,还经常入选各种选本,甚至能进教材读本。
新快报:上个世纪90年代,你就以《父亲的城》获得了文坛的关注,后来一度淡出大家的视野,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曾小春:前面说过,我从大学开始写作至今二十多年了,发表作品也比较早。但我对自己的写作没有设置过什么大的目标,因为我怕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一直把写作当作一个业余爱好来进行,写写停停,坚持得不大好。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开始涉足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花了不少时间去研读这方面的书籍,撰稿的电视片也多次获得省级比赛大奖,而小说的创作也就渐渐少了淡了。我在基层工作的时间超过20年,身边爱好写作的朋友一直很少,也常常感到写作是一件没有出路的事,许多基层作者就是这样渐渐放弃了写作。如果不是后来的各种机缘,恐怕我也不写作了。除了自身才情之外,外部环境对一个作者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作者的成长特别需要关怀和鼓励。分享到:
新快报: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沉寂了近十年后又开始活跃起来,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儿童小说和散文?
曾小春:因为参与过电视片的撰稿创作,1999年11月来到东莞樟木头镇后,我被安排到电视台当记者。基层的记者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加上我对拍摄、编辑等技术一窍不通,得边学边干,这样属于自己的时间就特别少。这样一晃就是两三年,有个周末,我去书店看书,忽然看到一本《天使在人间》的儿童文学丛书选本,里面收了我以前的小说和散文,那一刻我几乎懵了,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意外亲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不应该放弃写作!为了重返创作,2004年,东莞招考文学艺术院工作人员时,我报名参加考试选拔并如愿以偿。
新快报:接来下的创作有什么新的想法?
曾小春:我想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写一群乡村少年的精神成长史。此外,东莞是全国农民工最多的地方,在这里的农民工孩子也特别多,据说多达50万人,这么多孩子生活学习在这里,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又在我的身边,理应对他们多点关注,也愿意多写点他们的生活。
■曾小春自述
我的几个关键词
●“干部”情结
我的家乡是在一个古镇上,被称为水果之乡、武术之乡、文化之乡、人才之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舞文弄墨的人。这样的家庭往往是父亲在外面当干部,母亲则长年守在家里带孩子、干农活。到了周末、节假日或农忙时节,家家户户的“干部们”都回来了,忙碌几天又呼隆走了,那真是一道很特别的“风景”。而我家是少数没有人在外工作的,虽然我的父亲当了二十多年的大队干部,但我依然对他们特别羡慕和向往,希望长大以后能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情结,成为我创作的一个心结,于是便有了《父亲的城》、《母亲的村》这类作品。
●童年印象
我到东莞12年了,但我每年至少都会回到江西家乡三两次。我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与各地农村一样,家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这却让有我有些担忧,现在的农村青年都不大会干农活,也吃不了苦,民风也不那么淳朴了。为了修建新街,家乡小镇的八口水井都全被填掉了,这简直让我无法接受。因此,在《月光水井》、《水字兰亭序》这样的作品中,生活环境和情景与我以前的家乡完全一样。我甚至以为自己是在做一个实验,在真实的环境中虚构人物故事,复原过去的乡村生活,复活自己的童年记忆。
●作家村
2006年以来,东莞吸引了全国三十多位中青年实力作家前来签约创作,他们在这里生活后都喜欢上了东莞,自发在樟木头购买房产,过起了度假创作的生活。这是签约创作的意外收获,可谓是无心插柳。当然,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加以引导,提供服务,就有了作家村。作家村并不是一个单位,没有硬性的创作任务,它是自由的松散的,作家写什么怎么写都由自己决定。我很喜欢作家村的自发性质和自由状态,这些作家来自天南地北,度假式地相聚在一起,没有什么利害冲突,更能互相促进、和谐创作。分享到:
■曾小春简介
1965年2月出生,籍贯江西省石城县,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文学创作一级职称。现为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出版有小说集《父亲的城》、《送你一匹手影马》、《公元前的桃花》、《哑树》,长篇小说《蓝色故乡》、《手掌阳光》等,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西省谷雨文学奖、广东省首届青年文学奖、《儿童文学》第四届小说擂台赛银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2010年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儿童文学卷”、“全国优秀少年小说选”、“建国五十周年儿童文学名作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儿童文学选”、“中国儿童文学年度作品选”等多种选本。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