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岩:他们要翻拍,我能怎么办?不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09:30  辽一网-华商晨报

  

海岩:他们要翻拍,我能怎么办?不卖?

  称影视界低水平翻拍成风 文化疲软只因一个“钱”字———

  以多部小说及热播影视剧被人熟悉的著名作家海岩,近日推出了最新散文集《其实你蒙蔽世人》。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海岩提到了近年来流行的影视剧翻拍的话题,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个行业全部的规则、制度安排,目标就是一个字‘钱’,那什么事都能发生。”

  翻拍成风

  “钱是惟一标准,不是标准之一”

  记者:现在影视界翻拍成风,包括对你作品的大量翻拍,这是不是创作力疲软的表现?

  海岩:肯定是,我现在被翻拍的有江苏卫视的海岩生死之恋三部曲:《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和《永不瞑目》,这已经翻拍完了;现在正在翻拍的有《五星大饭店》的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电影,刚拍完;还有《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电影在筹备、《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电视剧在筹备、《便衣警察》的翻拍在筹备。这并不是我要翻拍的,是人家要翻拍,找我来买翻拍的版权,我非不卖?

  记者:您对这种创作力的疲软是什么感受?

  海岩:现在很多行业什么不疲软?就一个字———钱。当一个行业全部的规则,它的制度安排、目标就是钱,无论用什么样的迂回方式,但目标就是达到“钱”的话,什么事都能发生,背后的主要推手就是钱。以我们文化的现有制度来说,在电视剧这个行业里,收视率是惟一标准,不是标准之一,是惟一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在电影,票房是惟一标准,这个标准是定生死的,电视剧没有收视率根本不被购买,电影就上不了院线,它是定生死的,不是说创作者愿意大众还是小众的问题;图书就是码洋,网络就是点击率,报纸就是发行量,这是惟一原则,惟一的一个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还要讲文化,还要讲艺术,还要讲原创?原创需要时间,需要精力。这个制度安排是这样,没有办法。

  烂片当道

  “中国文化从没经历过购买者决定一切”

  记者:你对现在的一些烂的、恶俗的片子,越被骂越有收视率怎么看?

  海岩:比如我曾经很想不通一部很烂的电视剧,从文学的角度、艺术的角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想不通它为什么有这么高收视率。电视台的人说,当时这个剧本出来、拍摄赶出来以后,给所有在电视台能够请到的“80后”看,结果没有一个人不骂的,全说太幼稚了,电视台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坚定不移地把它推上去。很多电视台都是这样,越没水平越推上去。我说那为什么收视率高呢?他说你知道14岁以下的人,你这么一逗他就开心了。这样的一个文化生态是非常讲“民意”的。只要有人看,老百姓喜欢,就要搞。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文化一般是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产生了文化,但是文化最后是由精英来决定的、来选择的、来提供给人民的,我们所有古代文化的高峰精品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这些,中国文化从来没有经历过“购买者决定一切”。

  记者:这样对于有艺术追求的创作者来说,其实是很糟糕的。

  海岩: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当超高收视率的都是比较烂的片子,从文学上、艺术上讲都是比较烂的片子。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一个创作者,你想用自己的文学性、艺术性去获得成功、获得喝彩,你要有这样的心,你就“自取其辱”。当你用一部好作品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很好的评价的时候,你也不要高兴,因为什么?比你烂得多的片子比你的收视率还要高得多。在这样一个标准下,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快乐放到这个剧的大众性的成功方面。如果是“民意”决定文化的话,文化的低俗性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没办法。

  据《北京晨报》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