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年 麦家终于磨好《刀尖》

  继《风声》《暗算》之后,图书市场谍战题材作品层出不穷。昨日记者获悉,“谍战之父”麦家,将于20日推出最新长篇谍战小说《刀尖》。这是麦家自2008年凭借《暗算》问鼎茅盾文学奖后再次推出的重磅力作。麦家昨日透露,这将是他谍战特情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刀尖》将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流畅、最易读,也是最好看的一本。“我像克制抽烟一样,克制在这本书里使用难字、生字、涩词。我没做过统计,但我想这部书用到的汉字不会超过2000个,就是说只要你小学毕业就可轻松阅读。我希望让更多读者参与到我的写作中来,听到我写作的脚步声和心跳声。”

  每一起事件都真实发生过

  《刀尖》根据真实历史事件而创作,忠实还原了尘封70年的传奇故事,讲述抗战时期,日军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神经组织将被破坏,大脑萎缩,心甘情愿被奴役。我特工斗智斗勇粉碎了日寇的阴谋。作为封笔之作,《刀尖》创作持续了整整8年,是麦家耗时最长的一部小说。

  谈及《刀尖》创作缘起,麦家说,1981年,他在浙江富阳偶遇解放军一学院招生官王亚坤。机缘巧合,他有幸获王亚坤的青睐,临时被安排入伍。2003年夏天,王亚坤夫妇突然到访麦家的成都寓所,除了给他带来阔别20年的唏嘘和关切,还有整整一箱材料。此时的麦家已是功成名就的作家,王氏夫妇希望麦家能帮他们写写“箱子里的事情”。原来,箱子里的档案资料全部是关于王夫人的父母的——二人曾是从事谍报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由于身份特殊,这些档案均在时隔多年之后,才被转交到王夫人手中。

  据透露,这批档案虽总共有近80万字,遗憾的是缺漏不齐,但掩盖不住整个事件的暗流汹涌,其中无数个疑问,如王夫人的父亲曾是军统要员?母亲如何秘密生下女儿?王夫人亲生父亲另有其人?现在的父母又是如何结缘的?……让读完材料的麦家产生强烈创作冲动。

  2003年11月,麦家完成了第一稿,取名《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王氏夫妇看后基本满意,但认为不够真实。单为“真实”二字,接下来4年间,一方面麦家不断地大篇幅修改,另一方面王氏夫妇东奔西走,苦心搜集更多资料和档案。2008年,麦家开始创作第二稿,一直到年底才完成初稿,取名《刀尖上行走》,其后,又做了多达数10次局部修改。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意见,麦家再次从头梳理补充,将作品更名为《刀尖》。这部作品与所有谍战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中的每一起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每一个人物也都有原型。可以说,《刀尖》的小说故事是一个传奇,创作过程本身也是另一个传奇。

  《刀尖》麦家首部谍战长篇

  值得一提的是,麦家在《刀尖》中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均采用口语化处理,以确保这是他迄今为止节奏最快、最易读、最好看的一个故事。“因为只有易读、好看的小说,才能拥有更多读者,才能让英雄的故事流传出去而不至于被埋没。”麦家坦言,他原来不大情愿用“谍战”两字来定位自己的作品,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多是技术侦察界天才、精英,靠技术和智慧收集情报,而传统谍战主人公往往要直面刀枪和死亡,“从这个角度说,《刀尖》不一样,这才是我愿意承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谍战长篇。因为《刀尖》的主角金深水、林婴婴就是这样的人,每一天每一夜,他们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呼吸吐纳,都需小心,甚至一次失神或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令自己人头落地。”

  对谍战小说收官,麦家透露,他不再写特情小说原因有二:一是现在谍战作品太多,当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更不缺追风、平庸之作,这个“品牌”被砸烂了;二是特情谍战类东西他也写够了,积累的素材和创作冲动日渐少了,再写很难超越自己。之后,他将尝试爱情或武侠题材作品。据悉,新书首发签售会将于11月20日在京举行。《刀尖》由“刀之阳面”和“刀之阴面”两部分组成,目前网络上已开放预售《刀尖》。

  本报记者 王嘉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